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教育   正文

抗战精神“入封”来 站前小学首发“话说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纪念封

2025-09-05 20:32:51

来源: 无

作者: 叶骏 钱媛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同学们要珍惜啊!”“在天安门广场观礼区,我轻声告诉叔叔:您看,这是现在的中国,国富兵强,再也没人能欺负咱们了。”面对台下数百名师生,84岁的吴永才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9月5日,这位刚带着叔叔吴复夏画像“观礼”九三阅兵的老人,受邀来到金华市站前小学,参加该校以“铭记历史 逐光而行”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一起参加活动的,还有雷烨烈士外孙女项碧英,她也刚从北京观礼阅兵归来。

聆听英烈故事:不一样的开学第一课

现场,吴永才和项碧英给学生们讲述了两位烈士的感人事迹:

吴复夏1927年考入省立七中(今金华一中)初中部,1930年考入高中部。他学习勤奋,在进步思想影响下加入学生会,关心国家命运。高二时投笔从戎,考入杭州笕桥航校,成为中国第一代空军飞行员。1938年3月16日,吴复夏在与日军的战斗中,驾着燃烧的战机直撞敌机,最终壮烈牺牲,年仅26岁。捐躯之前,吴复夏还救下了一个村的百姓。毛泽东称赞他“具有民族气节,对敌英勇作战,为国家作出较大贡献”,周恩来亲笔题词:“凌空伐挞,吾军所赖;成功成仁,精神永在”。吴复夏牺牲后,吴母深明大义,遵照儿子生前遗愿,把10000元抚恤金连同变卖60亩田产所得用作建校资金,另拨出15亩良田作为校基。1941年投用的复夏小学沿用至今。

雷烨,原名项俊文,化名雷烨,1914年8月生于金华孝顺镇后项村。1937年底,雷烨安顿好四个弟弟妹妹,将家中唯一的房产典当,筹得100枚银圆,购买了昂贵的徕卡相机和胶卷,奔赴革命圣地延安。1938年8月,雷烨毕业于抗大第四期,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下旬,作为八路军总政治部前线记者团第一组组长,雷烨率队抵达晋察冀边区,受到聂荣臻接见。他是战地记者,更是挺进抗日前线的战斗员、指挥员,写下了一篇篇饱含真情的文稿,拍下一张张人民子弟兵战斗在抗战前线的传世照片。1943年4月20日,雷烨壮烈牺牲。

师生们听后大受感动,为两位老人献上鲜花和最热烈的掌声。

致敬英烈:站前小学“抗战精神”纪念封首发

当天的开学典礼,通过“旗展东方迎曙光、师道寄语指方向、八十回想铭史纲、梦想起航少年强”四个篇章,勉励学生们在历史回望中铭记先烈付出,在誓言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成长实践中勇担责任使命。

现场,每个师生还收到了一份独特的开学礼——由学校原创的“话说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抗战精神)”纪念封。在首发仪式上,吴永才爷爷、项碧英奶奶以及104岁高龄的抗日英雄王风爷爷,一起为纪念封首发揭幕。

记者看到,纪念封有两套,上面分别印有与金华有关的抗战人物及名人,吴复夏、雷烨、曹聚仁、严济慈、艾青等,以及金华市站前小学专属纪念戳。接过纪念封,孩子们激动不已,纷纷表示将之珍藏起来,铭记先烈精神。

新学期,校长寄语振奋人心

站前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叶惠表示,作为学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环,爱祖国,不应是一句口号,更是融入师生心中的一份真挚情感,它体现在师生们每一次庄严注视国旗的目光、学生课堂上的每一次认真求知,以及将来无论身在何处都永葆的那颗中国心。

新学期,她也送给同学们四个字的寄语——“铭记、爱国”。

“当我们读到‘红军不怕远征难’,要记得那是先辈们用脚步丈量出的信仰;当我们看到五星红旗升起,要记得那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染红的荣光。这些历史不是遥远的故事,它告诉我们,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坚守,什么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担当。这些历史都要铭记。”

“什么是爱国?爱国不是遥不可及的大道理,它就藏在我们对待自己的要求里,藏在善待他人的微笑里,藏在对校园的热爱和对祖国的认同里。作为小学生,首先要爱自己,爱自己是爱祖国的根基;要爱他人,爱他人是爱祖国的温暖传递;要爱学校,爱学校是爱祖国的具体实践。所以,爱祖国是家国信仰的崇高表达。”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