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5 21:52:03
来源: 无
金华,这片“金星与婺女争华”的沃土,自古以来吸引着文人墨客来此寻幽探胜、寄情挥毫。立于北郊的金华山,更是一座浸染着墨香与灵韵的仙山,其独特的自然奇观和丰富的人文积淀,成为众多文学创作者笔下的灵感源泉,无数佳作在此诞生、流传。
近日,来自温州网络作家协会的十多位优秀网文作家们来到金华山采风。首站便是开街满1个月的开罗吉市“中古妙妙街”。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双龙风景旅游区党工委书记陈峰齐,与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蒋胜男一同敲响“满月锣”,共同庆祝开罗吉市“满月”之喜。
两天的时间里,作家们先后参观了金华山数字博物馆,深入了解 “仙山” 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在毛泽东主席视察电站纪念馆旧址,聆听老一辈建设者的奋斗故事;在小学课本中书写的双龙洞,亲身体验卧舟进洞的奇妙感受;在太平天国侍王府、万佛塔,体悟金华城的历史变迁。此外,智者寺的庄严、金华观的清幽、鹿田书院的雅致以及黄大仙祖宫的悠远,都让网文作家们沉浸式感受到了金华山的自然之美和文化之美。
特别是专攻仙侠主题小说创作的网文作家们,对黄大仙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采风过程中,他们时不时拿起手机拍摄记录,向工作人员详细了解黄大仙传说,中国作协成员、浙江省作协成员、温州网络作协副主席云芨老师感慨道:“这都是十分宝贵的创作素材,如果开‘新坑’,我一定会好好地把黄大仙元素运用起来……”
作为黄大仙文化的诞生地、发祥地,金华山高度重视其保护与弘扬。此前,金华山黄大仙文化节获文旅部审批,跻身浙江省地市级保留的9个节庆活动之一,金华山也入选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2025年黄大仙文化节将再度举办,目前金华山正紧锣密鼓筹备中,力争将其打造成金华连接港澳、面向世界的“金名片”,放大其文化效应,助力提升国际枢纽城软实力。
除了传统文化景点,金华山的新业态新场景也吸引了作家们的目光,LULUPARK自然公园、达那也・金华山小冰岛、天空之镜等网红打卡地,主打情绪价值,为作家们带来了全新的创作视角。
座谈会上,网文作家们畅谈这两天采风活动的收获,对金华山高度点赞,并从网络文化IP孵化、文旅经济发展、文创产品创新、黄大仙文化弘扬、文旅项目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
最后,作家们将对金华山的情愫凝练成一句句真挚寄语,既有对仙山文脉永续传承的美好祈愿,亦有从山水灵韵中萃取的哲思感悟。
蒋胜男:金华的美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挖掘和发展。金华山景美人更美,愿金华山美名远扬,游客纷来。
善水:遇见金华山,仙侠打卡地——期待金华山成为广大仙侠读者的沉浸式旅游地标。
乌兰其木格:金华城里金华山,黄大仙祠有神仙。华夏文明根脉继,江南秘境盛名传。
云芨:双龙古韵,仙灵洞天。
那那:智者不入爱河,保你一路硕博。金华双龙出洞,共建美丽中国。
青丰:好山好水好风光,奇景奇闻奇金华。
谷甘:我遇见金华山,心觅得栖息地。在双龙洞追风,捉一抹旷世温柔。枕水眠望洞天,盖一袭漫天星辰。于诗意自然间,心道:她寻回了本真的我。
澜笙:一山一观一世界,一洞一仙一乾坤。
偷心的西红柿:金华山幽鹿悠悠,开罗吉市古风游。双龙洞奇寺清幽,黄大仙人护梦舟。舌尖美味醉心头,此行不负好春秋。
南稚:金华森呼吸计划完成,电量满格。
此次温州网络作家协会 “金华山采风” 活动已圆满收官。未来,金华山将持续开展各类文化采风活动,邀请更多(网络)作家深入这片人文厚土,让这座山的千年文脉、山水奇观与文化基因融入创作肌理,孵化独具辨识度的金华山文学IP。通过文学创作的破圈传播,让更多人循着文字足迹走进仙山妙意里,在笔墨丹青与数字浪潮的碰撞中,使得金华山的文化魅力真正实现从 “被看见” 到 “被深爱” 的跨越。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