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文化   正文

“武夫”吕公望其人其书

2025-09-06 05:38:02

来源: 无

作者: 王春南

卢礼阳、邵余安编校的《吕公望集》一问世,我就收到了《永康文献丛书》编委会惠赠的新书。这部巨著共10册,重10公斤,《永康文献丛书》中的一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25年5月出版。

收到书的次日,我就将《以平常心参与创造历史——〈吕公望集〉序》,及编校者撰《前言》读了一遍。《前言》云:“吕公望作为晚近浙江的一位代表人物,相对而言,史学界于吕公望给予的关注较少,这与他的历史地位与社会贡献是很不相称的。”笔者读了《吕公望集》,深有同感。希望《吕公望集》的面世,能引起社会和史学界对吕公望的更多关注。

吕公望自称“武夫”,这位“武夫”可不简单。1909年,他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前身)炮科。习武之前,他于1901年补廪生,先后在横溪、易川设馆授徒,是一位老师和文士。因辛亥革命光复杭州,及江浙联军攻克南京之役,吕公望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被委为浙军第十一协统(旅长)。后任浙军第六师师长,授陆军中将。黎元洪任大总统时,吕公望出任浙江督军兼署省长,成为浙江历史上首任省长。护法战争时期,吕公望任护法军援闽浙军总司令、护法军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兼署参谋部部长。1927年后,退出政界、军界。不过,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后,他还在报纸上发表《吕戴之将军论战》一文,为抗击日军侵略献策,编者介绍此文说:“此不仅为宿将之论,固我一般民众所欲言而不敢言者也。”吕公望这位“武夫”, 不仅善于统兵打仗,还长于军事谋略,他文武兼擅。

他出掌浙江军政时,裁撤机构,整顿财政,想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他眼光长远,多所擘划,提出浙江修筑省道案。分四期修建,4年8个月竣工,总预算993万大洋。他在浙江省议会二届一次临时会上宣布政见,说道:“交通便利,则人民之进化易,社会之进化易,则各种实业之提倡亦易。故交通事业,各国皆以国家提倡,费出国税。”可惜任期短促,只有8个多月,因夏超、周凤岐等人觊觎其位置,吕公望不得不去职。可笑新任督军到任后,以旧督军府风水不好,移至童保喧师师部办公。吕公望作为浙江首任省长,口碑载道。陈训慈在日记中说:“吕在杭任职不久,政声尚佳……王式园盛称吕公。”

他在抗战期间的一大贡献是创办浙江难民工厂。据阮毅成回忆,吕公望说:“此后关于难民的事,省政府不必再费心,一切由我担任。我知道芝英镇有许多大祠堂……我自己去劝他们借给难民工厂作厂址,大约可以容纳四五千人。至于资金,值此战时财政困难之际,省政府也不必为难,由我出面向地方募捐。我自己先以身作则,认捐一笔总数,以为提倡。”省政府拨款10万元,作为开办费。办了8年,救济了千千万万的难民,1945年抗战胜利后,难民工厂结束,余款300多万元,悉数上交浙江省政府。鉴于吕公望创办难民工厂的功绩,国民政府颁予“加惠义民”匾额一块。

吕公望既是“武夫”,又是文人,工于诗文。他的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同学童保喧说,拿了自己写的《送东渡校友》诗,求正于吕公望,“吕君指诗中词句音韵未妥处以示余,且论绝律二体之词韵结构要领,余稍有心得”。吕公望对格律诗的平仄、对仗、押韵是很有研究的。早年常与辛亥女杰秋瑾唱和。吕公望回忆,他第一次见秋瑾,是由王悦山(桂林)引见的,秋瑾正在做诗,王悦山叫他和一首,他随即和了一首。“她每到西湖,总要叫我一道。我们面对湖山,时相唱和。”他有一副挽蔡锷联,很有名。《挽蔡松坡先生》曰:

从蜀道先登,夙定弢钤天下服;

用滇兵首义,群惊鼓角地中来。

弢钤,用兵谋略也。

吕公望这位“武夫”,还是书法家。《申报》登过一则“书画讯”,称吕公望“以武人而精深翰墨”。1932年,吕公望在沪江大学作过《论书法》的讲座。演讲稿在《湖北教育厅公报》发表时,编者加按语:“吕公望将军,在沪江大学书法研究会演讲,于作书法则阐发特多,且语多隽永。”吕公望的开场白说:“公望一武夫耳,虽会磨盾,未解涂鸦,今乃得随诸君子后,为书法之研究,荣幸曷极……”他谦称,虽曾在军中做文书工作,但不懂写字。他在演讲中说道,“古今书家,无不各寻途径,独出心裁,务求其美”。他总结出十种风格:一曰雄健,二曰朴厚,三曰茂密,四曰苍老,五曰秀媚,六曰豪宕,七曰清逸,八曰奇险,九曰挺拔,十曰遒劲,十一曰端整。并说:“但任举一格,能恰到好处,便成佳书。”笔者出过《二王书法》等几本书法小书,对书法历史和书法理论约略知道一些,读了吕公望的《论书法》,大有所得。

吕公望还是一位藏书家。陈训慈参观了永康县图书馆,又听馆长王亮熙介绍了永康县私人藏书的情况,他在日记中写道:“前省长吕公望为邑中巨绅,颇有秘籍钞本。”吕公望藏了很多书,也读了很多书,文史功底深厚。1916年4月19日,吕公望领衔发表的反袁通电,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中国岂袁氏之中国”这样石破天惊的话,就不奇怪了。

《吕公望集》搜采宏富。前九册收录公牍及吕公望的杂文、诗歌、联语。第十册为附录,收入联署、函电、公牍、报道、日记、传略。虽为附录,实多精彩内容。报道部分,收录《孙中山先生游杭记》四篇。其二云:1916年8月17日中午一时许,孙中山到浙江督军署,督军吕公望倍极欢迎,坐谈约20分钟,即请入席。督军起立,以表敬意。孙中山亦起而演说,略谓:“兄弟于四年前曾到杭州,今日重来,见道路修治,气象一新,足见浙江之进步。至于此次独立省分共有五省……惟浙江屹然不动,于财政上所受影响亦尠,故在独立各省中为最有希望,而日后所负责任亦甚重大。以诸君之力,竭力整理,必能使浙江为全国之模范。”

序言写道:“《吕公望集》搜罗之广,编辑之谨严,都可圈可点,确实下了很大功夫。此书不仅是永康的乡邦文献,也是辛亥革命史、民国史研究的重要史料。”读了《吕公望集》,重温这段话,觉得对《吕公望集》的评论很精当。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