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义乌   正文

金华日报头版|为山林筑起安全屏障

2025-09-06 13:36:30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朱翔

近日,义乌市赤岸镇大桥村的山林如同巨大的蒸笼,闷热难当。56岁的护林员毛三弟身着早已被汗水浸透的迷彩服,手执柴刀步履坚定地穿行在崎岖的山路上。这是他当天第二次踏上这条守护了近20年的巡护线。

当日,义乌市气象台的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已连续高悬三日,森林火险等级飙升至最高的五级,严禁一切林内用火。“正午到下午4时,日头最毒,高温天火灾风险最高,容不得半点松懈。”毛三弟抹去顺着灰白鬓角滚落的豆大汗珠,他身旁的温度计直指37℃。

“巡一趟山,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防中暑是必要的,更要命的是竹林里的小花蚊。”毛三弟从口袋里掏出藿香正气水和风油精,“我负责的区域毛竹多,那种花蚊子咬人又痛又痒,包还难消。林子里不能点蚊香,就靠它们了。”说话间,他在路边的石头上稍歇,举起水壶猛灌了几口。

身为赤岸镇护林队队长,毛三弟稍作休息便打开手机,查看护林员微信群动态,确认队员们的巡护轨迹。“全镇27名护林员,每人管护山林超5000亩,日均徒步10公里左右,步数动辄过万,多的能到两万多步。”他介绍,言语间透着责任与自豪。

守护,不仅限于自己的“责任田”。节假日和火险高发期,毛三弟常常主动“跨界”巡查。当天下午4时许,他驱车赶到网红古村慈溪村附近的林区。敏锐的目光扫过一条林间小溪,几处野炊痕迹引起他的警觉。仔细排查确认无阴燃风险后,他熟练地从车上取出自制的捕蛇钳,将散落的碎玻璃、食品包装袋等垃圾一一夹起。“这些玻璃碎片就是‘放大镜’,阳光一照,枯叶随时可能被点燃。”他解释道。

突然,上游传来一阵嬉笑声。“会不会是在生火?”毛三弟心头一紧,立即循声快步走去,发现只是游客在小溪中嬉水,并无明火,他才松了口气。但他并未离开,而是返回车上取来森林防火宣传单,耐心地向游客们讲解法律法规和防火重要性,赢得了对方的理解与支持。

“2007年干护林员到现在,赤岸重点林区的地形地貌、资源分布、火灾隐患点、盗猎高发区,我都刻在脑子里了。”毛三弟黝黑的脸上写满坚定。尽管报酬不高,这份源于热爱的坚守,支撑着他日复一日用脚步丈量青山,为山林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

赤岸镇森林面积逾16万亩,且与金华市区、东阳、永康、武义等多地林地接壤,护林任务尤为艰巨繁重。护林员们用脚步丈量绿意,用汗水浇灌安全,以责任与担当,默默守护着赤岸的绿水青山,也守护着我们共同的家园。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