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6 16:38:11
来源: 无
老村民成了新老师,古老的蓝印花布也能走上乡村T台。9月5日,东阳市三单乡开展的乡村秀场研学活动,以“手工艺在地化”为切入点,构建沉浸式乡村研学体系,不仅让东阳三单乡成为有辨识度的研学目的地,也将通过“研学+农文旅”深度融合模式,探索乡村全域一体发展的新路径。
在东阳三单乡蓝染工坊里,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体验传统扎染技艺。这里正在进行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乡村秀场一日研学营活动。
这片位于山乡深处的艺术村落,是由林栖三十六院规划运营的浙江省财政厅“一事一议”共富乡村试点项目之一。它以非遗手工工坊集群为特色,融合生产设计、传承传播、展示销售与休闲旅游于一体,成为探索古村活化与非遗焕新的前沿阵地。
2024年,全国研学旅游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791亿元,乡村研学正是其中迅速崛起的板块。东阳三单乡以蓝印花布与蓝染技艺而闻名,乡村研学便是从乡土智慧着手。抓住这个机遇,林栖三十六院以“手工技艺在地化”为切入点,打造“乡村秀场研学”体系,试图走出一条“研学+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乡村发展新路径。
项目发起人林栖表示,他们不仅在提供文化体验,更在进行一场深度的地方文化解码。“‘乡村秀场研学’是我们第一次提出来,以“青出于蓝”为主题,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蓝印花布、香榧青果、茶叶等,融合在一起,秀场里面布置了运动、劳动、学习、梦想四个主题。对于孩子来说,从学习到体验,走上秀场去展现自己,能够把梦想实践出来,是非常难得的一次体验。”
本次研学活动参与人数近200人,该项目是三单乡推动乡村振兴的一次重要实践。“研学作为当地的新业态,依托非遗蓝染、蓝印花布特色载体,通过活动延伸和完善产业链。研学只是我们在发展文旅产业板块里的一部分,未来我们会依托文旅研学带来的人流,助推我们产业业态的复兴。”东阳市三单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吴俊杰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的运营给当地村民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60多岁的村民单竹兰以前在家务农,如今通过培训成为研学指导的一员。离家近,收入又稳定,单竹兰觉得,在偏僻的山村里,自己能在家门口挣到钱,就很高兴了。
像单竹兰这样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的村民不在少数。项目中设置的讲解岗、助教岗,都可以让村民参与其中,获得实际效益。而研学活动带来的持续人流,也为当地农产品和非遗手作带来新的销路。
目前,东阳三单乡正逐步构建起“染·画·织”三大非遗体验模块,并以“秀场”作为主线,将分散的技艺串联成沉浸式研学体系。在这里,乡村不再只是背景,而是可触摸、可探究、可共创的活态课堂。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