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7 07:01:03
来源: 无
这两天的金华,热浪翻滚。在难得的轮空周,“浙BA”金华队队员唐俊潇依然准时出现在健身房里。汗水沿着他的脸颊滑落,在训练器械上溅开细小的水花。“年龄上来了,加上当教练后训练时间有限,面对高强度比赛,必须加强体能和下肢力量。”这位30岁的篮球老将语气平静,眼神却格外坚定。
唐俊潇的篮球故事,始于11岁那年的夏天。那年,村里新建了一片篮球场。“村里的男孩子们都高兴坏了,一有空就往球场跑。”没有专业运动鞋,唐俊潇就穿着凉鞋,甚至光着脚在滚烫的水泥地上奔跑。大夏天地表温度高,一场球赛下来,脚底早已烫出血泡。“痛也要打球,”他说着笑了起来,“那时候对篮球的喜欢,就是这么单纯、强烈。”
这份纯粹的热爱,让他从村里的水泥地一路打到了市体校。在这里,他遇到了影响他篮球生涯的重要人物——廖俭颖教练。“廖教练不仅教我打球,更教我如何理解篮球。”2014年,唐俊潇加入横店东磁集团企业篮球队,开始征战全国比赛。今年4月,他回到金华投身篮球培训行业。“我的生活已经完全被篮球占据,”他说,“篮球给了我一切,我也希望将这份热爱传递下去。”
陈斌/摄
当“浙BA”金华赛区小组赛拉开战幕,唐俊潇身披婺城队战袍再度出征。在半决赛对阵磐安队的比赛中,他砍下25分,与对手邵宏梁并列得分榜首,帮助球队以79:70挺进决赛。这场关键战役让观众记住了这个技术全面、作风顽强的球员。
入选金华队后,主教练郑武将队长袖标交给了唐俊潇。“可能是队伍中我的年龄比较大,比赛经验比较丰富,教练希望我能多照顾队里的年轻队员。”成为队长后,唐俊潇坦言“比训练和打球都有压力”。在他看来,队伍中不乏充满热情的年轻球员,但面对持久战,心理负担不可避免。“训练之外,我需要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通过开玩笑、轻松交流的方式来化解压力。”
助理教练廖俭颖在抖音上打趣道:“只要有唐俊潇在,就不会冷场。”这句话背后,是一个队长用心营造团队氛围的努力。除了做好“黏合剂”,唐俊潇更在赛场上以身作则。在对战余姚、诸暨和杭州的三场比赛中,他的上场时间都不短,目前已为金华队贡献31分。
在与“篮球之乡”诸暨队的对抗中,面对拥有主场优势的强劲对手,首次客场出征的金华队毫不畏惧。比赛中,两队比分紧咬,第三节时唐俊潇两次罚球命中,一度追平比分。但拼尽全力的他因脱力抽筋,不得不下场治疗。“当时太想赢了,我们真的有机会。”谈及这场比赛,他仍感遗憾。
赛后,郑武教练对他说:“赛场上要敢闯敢拼,更要学会合理分配体力。”这句话点醒了他。“作为老将,我更应该懂得如何智慧地打球。”从此,他更加注重体能储备训练,在健身房里挥洒的每一滴汗水,都是他对自我突破的追求。
陈业/摄
虽然打过的比赛很多,足迹几乎遍布全国,唐俊潇却坦言“浙BA”带给他前所未有的体验。“以前比赛视频发上网,只有零星点评。但现在每场都有数万球迷关注,弹幕和留言刷个不停。”高关注度既提升了队员的积极性,也带来了压力。“球迷希望我们赢,会提出各种建议和批评。作为球员,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升技术,用成绩说话。”
图片来源:婺城发布
作为篮球教练,唐俊潇欣喜地看到“浙BA”点燃了孩子们的篮球热情。“金华赛区小组赛时,我的学员有的来到现场,有的守在直播前。赛后他们会来找我讨论比赛细节。”他将赛场实战案例融入教学,发现看过比赛的孩子对技术要领理解得更快、更深刻。他说,新学期伊始,报名篮球培训的学生明显增多,“浙BA”真正点燃了金华的篮球火种。
从光脚打球的孩子到草根明星球员,从企业队主力到培训教练,唐俊潇的篮球身份不断转变,唯一不变的是那份初心。“篮球教会我坚持与拼搏,现在我要把这些传递下去。”对于他来说,篮球从来不只是比赛,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份薪火相传的责任。在这片热爱的篮球场上,30岁的他依然在奔跑,依然在追梦,依然保持着那个光脚男孩最纯粹的笑容与激情。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