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7 16:37:04
来源: 无
“以前下班回家就像打仗,抢不到车位就只能堵在通道上,邻里纠纷不断。”回忆起停车最困难的时期,居民陈先生感慨道。2024年底,随着周边道路实行停车收费管理,大量社会车辆涌入青松社区五里亭小区,楼道口、消防通道等公共空间被占。“停车难”问题升级为影响小区安全和居民生活品质的突出矛盾。
面对严峻挑战,在兰溪市委社工部、兰溪市建设局等部门的指导协助下,兰江街道党工委与青松社区党委主动破题,将解决五里亭小区停车难题作为深化基层治理、提升服务效能的重要课题,在“乱”与“序”之间摸索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径,为推进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鲜活样本。
党建引领,红色业委会凝聚自治核心。青松社区党委充分发挥“自管会”“红管家”等小巷队伍作用,在原有自管会基础上,积极推动成立五里亭小区首届业主委员会。业委会共7名成员,其中6人为党员,他们熟悉小区情况、热心公益服务,其中不少人曾担任党支部书记、片组长等职务,在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群众基础。业委会成立后,成员们以“脚步丈量民情”,逐栋逐户上门听取意见、反复沟通解释,为后续停车管理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精准施策,科学谋划破解治理难题。业委会成立后,青松社区立即推动在五里亭小区的出入口安装道闸,推行车辆规范管理。为此,社区联合业委会与第三方公司多次协商。明确由专业公司负责道闸建设及系统运营。“我们不懂技术,专业事要交给专业人。”业委会委员刘大姐笑着说。针对五里亭巷道路权属的历史遗留问题,相关部门及时介入协调,明确其市政道路属性,消除了居民的疑虑。面对居民质疑:“怎么突然要收费?这钱去哪了?”业委会和社区组成“敲门小组”,每晚准时上门,“收入多少、支出多少,我们全部公示,每一分都用在小区身上。”慢慢地,理解和支持的声音多了起来。
然而,治理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首轮方案因参与业主人数不足及收益分配争议未能通过。社区和业委会深刻反思,广泛吸纳居民意见建议,对管理方案进行多轮优化调整,最终形成了差异化收费和“车位共济”的创新方案,同步推出“亲情车位”满足探亲需求。明确停车收益纳入业委会专户管理,专项用于小区公共区域维护,收支情况定期公示,全面保障支出透明公开。
经过半个月的道闸试运行,小区停车秩序显著改善,日均车流量从700余辆降至600辆左右。“路通畅了,心也不堵了。”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让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居民也纷纷点头认可。
协同共治,长效机制激发内生动力。正式管理后,业委会全面接手日常运营,小区还活跃着一支由党员骨干、热心居民组成的“红马甲”巡逻队。队员们常态化巡查于小区各处,承担起违停行为“劝导员”和文明停车公约“宣传员”的职责。通过居民自治力量的深度参与,有效推动了规范停车从“被动接受管理”向“主动参与维护”转变。目前,小区内部业主停车费收缴率达到100%,管理成效显著。
业委会建立了每月不少于两次的例会制度。不仅将议事范围拓展至小区治安、设施增设、环境卫生等其他事务,还自主聘请财务人员,实现经费规范化管理。在这一过程中,业委会逐步承担起为民服务核心职能,有效推动了居民诉求由“找社区”向“找业委会”的根本性转变,切实减轻了社区负担,自治效能显著提升。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