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8 09:17:09
来源: 无
周
一
泐泐说说
金泐泐是个特会“刨根问底”的家伙
刨时事、刨热点、
刨那些藏在流行话题里的真问题
每周一
和你一起拆解那些
好玩又耐人寻味的事情
1
近日
有网友发现
良品铺子在电商平台一款
“四粒红花生”产品的宣传图中
出现了花生果实
悬挂枝头的明显错误
花生
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
这幅图违背了
基本的生物学常识
网友们纷纷评论
“良品铺子的‘农业革命’震惊了我”
“要不是我小时候种过花生我就信了”
“花生都是长在土里的,没见过树上结花生”
对此
品牌回应
“图片系AI生成,已修正”
金泐泐认为
AI再智能
说到底也只是个工具
品牌要是过度依赖它
甚至把它当“背锅侠”
那才是真该警惕的问题
一起来探讨
↓↓↓
AI时代仍需人间清醒
AI作图翻车,本质上还是人翻车。
技术本身没有对错,但怎么用、用在哪、用了之后如何负责,全是人的选择。良品铺子作为知名品牌,消费者信任的是你的品控和诚意,而不是“AI生成”这四个字。一句轻飘飘的“AI做的”,听起来不像解释,反倒像敷衍。
越来越多的企业陷入了一种“技术迷信”。
设计交给AI、文案交给AI、客服也交给AI……效率是上来了,但温度也下去了。品牌和用户之间不再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变成了“人机对话”。一旦出了问题,企业第一时间不是认错改进,而是拿出AI当挡箭牌——这本质上是一种责任的逃避。
“真实感”如何建立?
消费者买东西,尤其是食品,图的是个放心、是个信任。一张宣传图背后代表的是品牌对品质的承诺。如果连这种基础内容都能交给AI“随便一生成”,那消费者难免会怀疑:你是不是连产品也开始“AI随便一做”了?
AI不是不能用,但它不该被滥用。
它可以辅助创意、提高效率,但不能替代人对产品的理解、对消费者的尊重、对品牌的责任。就像做菜,AI能给你菜谱,但放多少盐、火候怎么调、客人口味如何——这些还得靠厨子自己把握。
说到底,技术再发达,品牌的核心还是“人”。是人的诚意、人的把控、人的担当。良品铺子这次事件,看似是个小“bug”,其实暴露了大问题:企业是不是正在变得越来越“懒”、越来越“冷”?懒得思考、懒得打磨、懒得负责,最后连道歉都变得机械冰冷。
金泐泐认为:AI可以是锦上添花的工具,但不该成为忽视根基的借口。品牌要想走得远,终究得回到“真”字上来——真材料、真用心、真担当。否则,技术再炫,也只会让翻车翻得更离谱。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