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健康   正文

精神健康与饮食起居的调和

2025-09-09 07:05:04

来源: 金华市第二医院

作者: 通讯员 高源


秋季来临,天高云淡,气温渐凉,自然界呈现出一派收敛之象。对于精神科患者而言,这个季节的特殊气候变化可能会对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微妙影响。了解秋季特点,调整饮食起居,对维持精神健康至关重要。


秋季特点

中医理论认为,秋属金,对应肺脏,主收敛。秋季气候干燥,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这种自然变化可能会影响人体的生物节律和神经递质平衡。现代研究也表明,日照时间减少可能导致大脑中血清素水平下降,这与情绪低落有关。

许多精神障碍患者在这个季节可能会感到:

-情绪更容易低落或波动

-焦虑程度增加

-睡眠模式改变

-精力水平下降


秋季饮食调理

宜食之物

1.润燥生津之品:梨、蜂蜜、芝麻、核桃、银耳等可缓解秋燥,对服用精神科药物导致口干的患者尤为适宜。

2.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深海鱼类、亚麻籽等有助于大脑健康,可能对情绪有稳定作用。

3.复合碳水化合物:全谷物、薯类等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提供持久能量。

4.色氨酸丰富的食物:牛奶、禽肉、豆类等是合成血清素的前体,有助于情绪调节。

饮食禁忌

1.限制咖啡因和糖分摄入,避免情绪剧烈波动。

2.减少辛辣刺激食物,以防加重秋燥不适。

3.避免过量饮酒,酒精可能干扰精神科药物效果并影响情绪稳定。


起居作息调整

1.睡眠管理

秋季昼短夜长,需要调整睡眠节律:

-尽量固定作息时间,即使周末也不要大幅改变

-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蓝光可能干扰 melatonin 分泌

-创造黑暗、安静、凉爽的睡眠环境

-如有失眠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2.日光摄取

日照时间减少可能影响情绪:

-每天尽量在户外活动至少30分钟,最好在上午时段

-如自然光不足,可考虑光疗灯作为补充

-保持室内光线充足,打开窗帘让自然光进入

3.适度运动

规律运动是天然的情绪调节剂:

-选择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

-太极、瑜伽等身心练习有助于减轻焦虑

-每周保持3-5次,每次30分钟的运动量

-户外运动同时接受日光照射,一举两得

精神科患者正在进行康复训练


心理调适与社会连接


秋季万物萧条之景可能引发悲秋情绪:

-保持社交活动,与亲友定期联系

-培养室内爱好,如阅读、手工艺等

-练习正念冥想,增强对情绪变化的觉察力

-如持续情绪低落超过两周,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精神科患者正在进行团体辅导


药物管理与复诊提醒


季节转换时期:

-切勿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温度变化可能影响药物代谢

-定期复诊,与医生讨论任何身体状况或情绪变化

-注意药物与季节性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坚持按时服药,维持血药浓度稳定



秋风拂过,不仅是自然界的更替,也是身心调整的契机。通过科学的饮食起居安排,精神科患者可以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保持情绪稳定。记住,寻求帮助是坚强的表现,在这个金秋时节,愿每个人都能找到内心的平衡与宁静。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