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社区   正文

穿梭于楼宇间的“邻里守护者”

2025-09-09 08:43:46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黄珊 吴彰义 文/摄

在金华开发区江南街道高畈社区,有这样一位微网格长:他年过四十,做服装生意,家住南苑医院宿舍楼。10多年来,他把一片热忱倾注给这幢老楼和其中的20户人家。他叫张卫光,是邻居口中“有事就找”的贴心人,是社区干部眼里“比我们说话还管用”的老娘舅。

南苑医院宿舍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较差,最让人头疼的是污水排放问题。楼内的生活污水都依赖抽水机排出,一旦机器停转,或遇上台风暴雨,就容易发生倒灌,地下室会变成“污水池”,严重影响居民出行。过去,负责查看和维修抽水机的一直是两个老人。张卫光搬来小区后,见老人爬高踩低实在危险,便主动上前帮忙。渐渐地,他从“搭把手”变成“全接手”,把这份责任稳稳接了过来。

“时间上我比较自由,生意可以放一放,但污水不会等人,曾经出现过积水有半人高的情况。”张卫光说。有一次抽水机突发故障,他毫不犹豫踏进浑浊的污水中,排查检修,直到机器重新运转。这样的事情,他已记不清处理过多少次。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他总会尽快赶到现场查看。

小区里老年人较多,且他们的子女大多不在身边。张卫光成了大家共同的依靠。换个灯泡、修个水管……只要力所能及,他从不推辞。“都是邻居,这些事总要有人做。”他说得平淡,却做得扎实。

老旧小区另一个“老大难”是停车。整个院子只有6个车位,住户却有十多辆车,外加不时闯入的外来车辆,矛盾一触即发。张卫光建起微信群,请大家把昵称改成“房号+车牌”,谁家有车、谁要停、什么时候走,一目了然。他主动协调、耐心沟通,住户们也纷纷配合。高畈社区党委书记范俊英说:“有些事我们去沟通反而没他说话好使。”

令范俊英印象深刻的是在2023年底,小区两个单元的檐口梁出现外墙脱落、钢筋裸露等问题,存在安全隐患。维修工程需筹集资金、统一意见,还要对接施工。张卫光二话不说,挨家挨户做工作、讲利害,最终促成维修项目顺利启动。那段时间,只要工程在施工,他无论多忙都会赶回来看一看,监督进度、检查安全,像自家的事一样上心。

高畈社区一名社工告诉记者,此前五楼发生漏水,渗至楼下多户人家。正因为张卫光对每家情况都熟悉,迅速锁定漏水点,发现是自来水管破裂,第一时间联系维修,高效化解一场邻里纠纷。

衣柜因潮湿发霉、电线老化跳闸、厨房卫生间渗水……这些老房子的常见病,住户们都愿意向张卫光反映。他不推诿、不敷衍。“有什么事跟我说就好”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成了整幢楼最踏实的一句承诺。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付出;没有惊天动地,只是累积点滴温暖,张卫光用行动诠释何为“邻里守护者”,写就了一篇守望相助、共建家园的生动故事。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