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9 09:39:17
来源: 无
曹亦豪,金华九峰职业学校高级讲师、中草药种植专业高级双师型教师,省级高水平中草药栽培专业带头人,第三届浙江省黄炎培职业教学奖·杰出教师奖获得者,2021年金华市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曾获县区级最美教师、教育先进工作者、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
“职教的根,要扎在课堂里,更要扎在学生心里、产业田里。”这是曹亦豪从事职业教育工作36年来始终秉持的信念。从三尺讲台到田间地头,从课题研究到青年教师培养,他以满腔热忱坚守教育初心,用专业与创新为中职教育事业注入活力,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同事进步的同行者。
“让每一堂课都有实效,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价值”,是曹亦豪对自己的课堂要求。工作中,他始终立足课堂教学与实践育人两大阵地,遵循教育规律,深耕课改、教改与科研实践,一心探索课堂实训、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
为了让教学更贴合中职学生特点与产业需求,他反复打磨教学细节,将“全智能自主实训”“带项目走班”等新理念融入课堂,让原本枯燥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易懂。2018年,他先后在长沙、杭州举办的全国涉农中职教学能力大赛、全国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交流活动中斩获一等奖;《“全智能自主实训教学”创新实践与探索》《以自主创新引领并打造品牌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等多项教科研成果获省级奖,《基于“项目”走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等多项教学成果获市级一、二等奖。
不仅如此,他还将教学经验凝练成教材,主编《语文・基础模块》《走近你,成就我——中职生自我提升读本》《药用植物园林应用及开发》《金华两头乌生产及火腿应用》等多本教材,为中职教育教学提供了实用的“参考书”。“能让更多同行和学生受益,所有的熬夜与修改都值得。”谈及编著经历,曹亦豪语气中满是欣慰。
在曹亦豪看来,职教教师不能只懂教学,更要懂产业、懂技术。秉持这一理念,他始终扎根教学研究,主持《基于“三教改革”的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研究》等多项省市级课题,用科研成果破解教学与产业脱节的难题。他还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发挥专业优势深入一线:走进农村,为药农、药企开展中草药种植管理、生产经营等技术培训;对接企业,参与生产实践与产品研发。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他研发的“生长式藤本植物组装支架”“多功能长臂智能剪”等5项成果获实用新型专利,为农业生产解决了多个实际问题。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群人的力量才能走得更远。 在自身成长的同时,曹亦豪始终不忘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多年来,他结对带教20余名青年教师,从教学设计到课题研究,从课堂把控到论文撰写,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累计指导青年教师在区市级教坛新秀、优质课、教学科研论文评比中获奖30余人次,多次参与指导国家省市级学生专业技能大赛获奖。
2020年,他牵头成立“耘之慧”教师发展中心(教学科研工作室),专门负责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此后,又联合金华教育学院打造九峰职校“耘之慧”工作室优秀青年教师进阶式培养项目,构建起“一对一帮带+系统性培养”的成长体系。后续结合学校教师培训将相关工作整理成研究课题《中职专业教师“复合发展”校本研修创新实践探索》荣获2024年度金华市教师教育规划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教学成果《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职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复合发展实践》荣获2025年金华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看着年轻教师从站稳讲台到成为骨干,就像看到自己种下的种子长成了大树,这是作为‘师傅’最幸福的事。”曹亦豪笑着说。
从初登讲台的青涩,到如今成为职教领域的“多面手”,曹亦豪用三十余年的坚守证明: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激情,而是日复一日的深耕。“只要能让更多中职学生找到人生方向,为职教事业多尽一份力,我就会一直走下去。”这份朴素的初心,正是他深耕职教沃土的不竭动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