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聚焦   正文

金彩聚焦|三方协同 小巷畅通 破解老旧小区停车难题的“阳光答案”

2025-09-10 08:11:44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吴彰义 文/摄


9月8日,阳光洒进金华开发区三江街道阳光社区时新路,行道树斑驳的影子在居民楼墙上摇曳,居民悠然穿行,再也不用担心身后突然响起汽车喇叭声。谁能想到,曾经这里车辆横七竖八停放,连三轮车都难以通行。

这场始于今年年初的停车变化,以“三方协同”为密钥,打开了老旧小区交通治理的新维度。

小巷不再拥堵

8月1日,时新路片区车辆微循环管理系统正式启用。一个多月来,小区停车秩序焕然一新:居民驾驶车辆从天一街、阳光路等进口进入,从蘅香街、阳光路等出口出,道路变得畅通;智能道闸有效控制外来车辆随意进入,178个规划车位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居民晚间回家“一位难求”的现象得到缓解。

“现在下班不用兜兜转转找车位了,偶尔晚归也基本有位置停,早上出门不再担心会被堵住。”居民张先生说。

8月26日,阳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迎来温馨一幕:张先生和邻居将一面写有“尽心尽职办实事 破局治理大难题”的锦旗,交到阳光社区党委书记朱莹手中。锦旗上熠熠生辉的鎏金大字,不仅承载着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诚挚谢意,还有对三江街道探索“三方协同”治理模式、切实解决民生难题的高度认可。

老小区大难题

工商城小区是开放式老旧小区,建成年代较早,规划车位严重不足,“停车难、乱停车”长期困扰居民日常生活。

“加上周边小区和城中村陆续实施停车收费管理,辖区停放车辆越来越多,影响居民正常出行和安全。”朱莹告诉记者,辖区时新路、双鹊路、芳草街等小街小巷变得越来越堵,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矛盾异常突出,解决停车无序问题成为社区治理的难关。

近年来,阳光社区屡次想解决停车难题,但由于辖区商铺、住宅交叉,很难形成统一的停车意见。加上小区没有业委会,问题一再搁置。社区人员试图帮助居民成立业委会,但工商城小区属于开放式小区,有不同的建设、产权主体,业委会难以成立。

今年初,工商城小区被列为三江街道“三方协同”治理试点。阳光社区发动居民,按片区征询意见,成立物管会。时新路片区成立社区首个物管会,停车难治理被优先提上议程。一场由社区党委牵头、居民深度参与、物管会协同配合的治理行动迅速展开。

居民成为主角

“三方协同,绝不是社区‘单方面决策’,而是要让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主角。”朱莹表示。

为确保方案切合实际,社区组织网格员开展逐户走访,共收集474户居民意见,梳理出增设车位、规范管理、优化动线等核心诉求。随后,通过多次居民议事会,历经“提议—讨论—调研—优化”的反复磋商,最终形成了“以时新路片区为试点,设置智能道闸、实行微循环管理”的共识方案。

时新路作为工商城小区其中一条通道,与李渔路毗邻,连接天一街与蘅香街,周边有商超、轨道交通站、宾馆等,社区时常接到停车难、道路拥堵、车辆刮擦等投诉。将时新路作为试点,得到周边居民的广泛赞同。

在时新路片区车辆微循环管理实施过程中,居民积极提出合理建议,物管会成员则落实自治,担当起管理方、监督方,让时新路变得畅通、有序。

朱莹表示,阳光社区将及时总结试点经验,逐步在工商城小区其他片区推广“三方协同”治理模式,并拓展至环境整治、设施维护等居民关切领域,让群众感受到基层治理创新的实效与温度。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