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0 09:11:31
来源: 无
9月8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昆山“戏曲百戏”盛典盛大开幕,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简称浙婺)在这场戏曲盛宴中大放异彩,不仅带来了精彩绝伦的演出,还凭借卓越的创新成果和团队成员的出色表现,荣获多项重要荣誉,成为了本届盛典的焦点之一。
前一天,楼胜携《临江会》参加全国戏曲演员会演(武戏)。舞台之上,楼胜以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功底,将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婺剧武戏的独特魅力,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和业内人士的高度赞誉。他在舞台上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充满了力量和情感,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陈丽俐则携《拷打提牢》参加领军人才展演。她在剧中饰演蒙冤的洪苏秀,以细腻婉转的唱段,搭配踱步、甩发等身段,将人物的悲惨境遇与坚韧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陈丽俐的表演充满了感染力,让观众不禁为洪苏秀的命运而揪心,也为她的坚韧不拔而感动。
在9月8日晚的开幕式上,浙婺的精彩表现仍在继续。陈丽俐凭借在戏曲领域的卓越成就,被选为2025年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人员。
浙婺院长王晓平则代表剧团,领回了婺剧《三打白骨精》的文旅部戏曲跨剧种移植改编十佳案例荣誉。
浙婺杨霞云、楼胜、陈丽俐三朵梅花还同台演绎了《断桥》一折,向观众展现了“唱煞白蛇、跌煞许仙、做煞青蛇”的婺剧“天下第一桥”的独特魅力。
9月9日上午,王晓平作为2020-2024年度文化和旅游部戏曲创作优秀案例代表,分享了婺剧《三打白骨精》的创作经验。
据悉,《三打白骨精》是浙婺的创新之作,该剧在保留婺剧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其他剧种的表演形式和现代科技手段,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视听盛宴。剧中,白骨精的“变脸变装”将角色的“皮、肉、骨”三重形态具象化,吸引人眼球;孙悟空化身的小蜜蜂则采用无人机扮演,不仅解决了传统道具反光出戏的问题,还为舞台增添了一份灵动与科技感……这些创新元素的加入,使得《三打白骨精》在众多剧目中脱颖而出,成了婺剧创新发展的典范。
王晓平表示,《三打白骨精》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和不断创新。在创作过程中,团队深入挖掘剧本的内涵,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时积极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长处,力求在保留婺剧传统韵味的基础上,实现经典剧目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剧体验。
同日,陈美兰作为二度“文华奖”得主,受邀为昆山市戏曲博物馆留下签名与手印。这一荣誉不仅是对陈美兰个人艺术成就的高度肯定,也彰显了婺剧在戏曲界的重要地位。陈美兰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婺剧的传承与发展,她成立了陈美兰新剧目创作团队,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婺剧人才,为婺剧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的艺术成就和奉献精神,成为浙婺乃至整个戏曲界的宝贵财富。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