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武义   正文

咱们柳城的年轻人⑨ | 蓝晓燕:让传统“潮”起来 让畲族文化“活”起来

2025-09-10 15:47:33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贾冰卉

蓝晓燕是柳城畲族镇土生土长的畲族姑娘,她的童年被悠扬的畲族山歌和淳朴的童谣所浸润。老一辈人吟唱的古老曲调,不仅是情感的传递,更是文化的延续。那些婉转的旋律,如同文化的种子,在她的心田悄然扎根,静待萌发。

长大后,蓝晓燕离开畲乡,在外打拼。2014年,她带着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回到了柳城。柳城的山水之美令人流连,迎来一批又一批游客,但她却开始思考:如何让游客不仅记住这里的风景,更能带走一份可触摸、可回味、具有畲族特色的“文化记忆”?这一思考,成为她日后创业的起点。

巧手匠心,文创产品传新韵

蓝晓燕决心将思考付诸实践,她从最熟悉的畲族文化元素入手,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创业之路始于一枚小小的香包,她将部分香包设计成宣莲造型——荷花包裹莲蓬,荷叶衬托花瓣,形态逼真、意趣盎然;另一部分则融入畲族服饰纹样,典雅中尽显匠心。经过反复调试,香包内的草药芯确定了适宜的配比,佩戴时可闻到淡淡清香。

初试香包成功后,蓝晓燕开始设计“畲族福娃”。她以素体娃娃为基础,根据其身形一针一线缝制服饰,从领口、袖缘到繁复的头饰与项链,均采用纯手工拼接,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量身定制”,这些精巧的娃娃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此后她又创新推出“婺剧娃娃”系列,将金华戏曲戏服元素与现代审美结合,既保留传统艺术精髓,又展现精致可爱的时尚感。

蓝晓燕不仅专注创作,更擅长推广。她通过社交平台分享手工制作过程,那些充满温度的视频与图片迅速在网络上引发关注,订单也随之纷至沓来。她的产品线日益丰富:发簪、团扇、冰箱贴、钥匙扣……种类繁多、样式新颖,皆出自她灵巧的双手。值得一提的是,她还将畲家彩带编织技艺融入文创设计,让彩带纹样在莲蓬香包、耳环、手链中焕发新韵,成为点睛之笔。

随着订单规模不断扩大,蓝晓燕开始积极带动周边村民参与制作,为妇女们提供在家门口灵活就业的机会。“看着她们利用空闲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我也替她们开心。”如今,她的文创来料加工业务已从柳城畲族镇扩展到武义县城及周边乡镇。去年,蓝晓燕带领团队从零开始探索畲族文创直播带货,如今已发展成20余人的专业运营团队,实现年销售额近50万元的突破。

活态传承,文化进课堂

文创产品的成功为文化传承创造了更多可能。蓝晓燕将畲家彩带编织技艺、香包制作与畲族歌舞等传统文化形式,系统性地转化为校园课程和研学体验的重要载体。通过创新性的文化传承实践,她将畲族文化元素转化为可参与、可体验的教学内容,让年轻一代在实践中感受畲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校园课程中,蓝晓燕设计了多元化的文化体验项目。畲族歌舞教学环节,学生们随着竹竿的清脆敲击声跳跃穿梭,动作刚柔并济,既有铿锵的踏地声,又有灵动的腾跃姿态,兼具体育的健身之效与舞蹈的韵律之美;畲族非遗展示馆里,五颜六色的线在孩子们手中交错翻飞,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着指尖上的艺术;香包制作研学活动中,学生们一针一线缝制属于自己的香囊,在薄荷、陈皮等草本的清香中,感受传统医药文化的魅力。

“当孩子们亲手完成一件畲族手工艺品,或是通过多次练习学会畲族歌舞时,他们眼中的光芒是任何理论教学都无法替代的。”蓝晓燕介绍,这种活态传承方式比传统课堂讲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性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技艺,更理解了这些技艺背后蕴含的畲族文化和历史价值。这种创新实践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使畲族文化在年轻一代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舞动山哈,演绎民俗深情

除了将畲族文化带入校园,蓝晓燕也致力于通过动态展演活化传承。2015年,她与伙伴共同组建“印象山哈”表演团队,以山歌、舞蹈等艺术形式,将畲族文化元素生动地搬上舞台。

作为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舞蹈)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她先后创编了《畲族哭嫁》《阿哥阿妹畲乡情》《山哈彩带凤凰缘》等一系列精彩节目。其中,《畲族哭嫁》以传统婚俗为背景,通过舞蹈语言展现畲族女性对婚姻的复杂情感;《山哈彩带凤凰缘》则通过彩带舞的灵动姿态,演绎畲族传说中的凤凰图腾。

为了提升表演的专业性,蓝晓燕还定期邀请专家对团队进行指导,并组织成员赴其他畲族聚居地采风学习。团队多次受邀赴杭州、丽水、厦门等地演出,把武义特色的畲族歌舞带出了武义山区,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

婚俗新绎,沉浸体验唤共鸣

蓝晓燕对畲族文化的深刻理解,远不止于舞台。她的才华与热情,更浸润在真实的生活仪式之中。她曾多次主持畲族传统婚礼,从清晨的送亲队伍开始,到隆重的迎宾、拜堂,再到喜庆的婚宴酒礼,她全程参与,见证了一对对新人的重要时刻。她深知,对于畲族新婚夫妇而言,这样一套完整而传统的仪式,意义重大。

随着主持经验的累积,她敏锐地意识到,可以将这宝贵的婚嫁习俗转化为一种更具吸引力的文化体验。于是,她推出了沉浸式畲族婚嫁表演。游客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是可通过角色扮演成为“新郎”“新娘”或送亲成员,全程参与。这种互动形式极大增强了文化代入感,使古老民俗焕发新活力。许多参与过的游客表示:“只有亲身体验过,才更能感受畲族婚俗的热闹喜庆,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蓝晓燕以创新和热爱搭建起畲族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桥梁,她让传统不再静默,而是回归日常、可触可感。通过她和团队的努力,畲族文化正以亲切、鲜活、时尚的方式,从武义的青山绿水走向更远。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