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0 19:23:53
来源: 无
近日,义乌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家门口的孔子学院”第24期汉语班举行开学典礼,来自哥伦比亚、伊朗、马里、也门、苏丹、尼泊尔等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学员齐聚一堂,共同开启汉语学习新旅程。
自2014年开班以来,鸡鸣山社区联合同悦社工持续创新课程模式。在深耕汉语教学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该学院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化”课堂,课程内容不仅涵盖语言学习,还延伸至健康医保、法治科普、交通安全等实用领域,并融入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体验,实现课程形式更灵活、覆盖范围更广泛的教学目标。
新学期课程围绕“学以致用”理念展开,核心汉语教学延续分级模式,聚焦基础汉语知识传授,帮助学员突破语言障碍。在此基础上,课程增设三大特色板块,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
义乌市医保局工作人员受邀授课,详细讲解来华人员社保卡办理流程,深入解读社会保险福利政策,为外国友人在义乌安居乐业筑牢保障基础。交警大队江东中队民警结合日常出行场景,向学员普及中国交通法律法规及安全知识,助力其平安出行。
义乌市检察院与该学院合作推出线上法律课堂,针对外国人在华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通过线上微课堂普及中国基本法律知识,增强外国友人法律意识,为其在华生活提供法律支持。
考虑到国际学员对中国传统中医文化的兴趣,首期课程特别融入中国养生智慧。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学员伴随舒缓音乐学习、练习八段锦,既放松身心,又沉浸式体验中国健康哲学,实现文化认知与身心健康双重收获。
此外,课程还设置“体验义乌十八腔”方言互动环节。外国友人在学习标准汉语的同时,接触原汁原味的义乌方言,学说地道俚语,感受“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独特语言魅力,以轻松有趣的方式更深入地融入本地生活,实现从语言沟通到文化共鸣的跨越。
截至目前,“家门口的孔子学院”已累计培训近2000名国际学员,超八成学员通过课程掌握基础汉语交流能力,不少人借助所学语言顺利融入社区生活、开展商贸合作,更有学员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民间使者”。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