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头条   正文

创作精品化、题材多元化成为显著亮点

2025-09-10 20:08:35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汪蕾

日前,广电总局发布2025年8月全国重点网络微短剧规划备案公示情况。数据显示,8月备案通过的网络微短剧共有278部。记者查询今年1—8月公示情况发现,今年截至目前累计过审的重点网络微短剧共有2096部。每月过审量在6月达到峰值,过审量突破300部

数据统计显示,在过审的全国重点网络微短剧中,都市、传奇、农村题材热度稳居前三,其中都市题材占比近三分之一,传奇题材占比近15%,都市题材的月度占比连续三个月有小幅度下降。其他题材类内容中,科幻、武打、青少年题材较为热门,每月过审量保持稳定,且稳中有升;悬浮虚构内容比例下降,现实题材与文化题材作品显著增加,其中非遗、文旅主题微短剧持续发力,普法微短剧依托丰富的素材库,从刑侦、反诈到缉毒,从反腐到跨代际追凶,出现了一批精品之作。

行业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7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突破6.96亿,占网民总数的68%,市场规模达634.3亿元。从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微短剧正在从“高流量”走向“高质量”,创作精品化、题材多元化成为今年上半年微短剧行业最显著亮点。市场繁荣的背后,有“备案新规+反哺扶持”的力量,也有技术赋能、审美回归的制作升级创新。

主旋律创作亮眼。从规划备案公示情况看,7月以来,革命题材表现突出,当月占比提升近4%。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抗战主题主旋律微短剧集中涌现,《马背摇篮》《怒刺》《贝家花园的秘密》《亮剑》《超级课本剧·狼牙山1941》等作品正在紧锣密鼓创作中,有望为今年抗战题材文艺创作增添新亮点。

积极探索碎片化叙事与内容深度的平衡。作品聚焦都市情感、女性成长、家庭亲情等社会议题,直面现实尤其是青年人的痛点问题,探索公共议题的大众表达,像《夫妻的春节》等作品实现了口碑与市场的双丰收。

审美层面则呈现明显的回归态势,文学性、戏剧性、艺术性、专业性重回创作核心,故事构建、人物塑造、台词打磨愈发受到重视,情感表达从单纯的情绪化宣泄升级为深层情感传递与情怀抒发。上半年的爆款作品《家里家外》,上线3天播放量便突破10亿。8月,《白蛇传》《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传统民间故事也进入了过审片单。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