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1 10:46:05
来源: 无
报到注册、居住登记、物资领取、手机和银行卡办理……9月9日,位于义乌双江湖科教园区的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迎来了来自全球各地的2025级新生。据悉,今年浙江大学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本科教育项目(MBBS)招生人数全国最多,生源国首次实现全球覆盖。
据该校国际事务部主任朱国强介绍,国际医学院校园自2023年启用以来,整体承接浙江大学MBBS项目,招生数量和生源、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经教育部批准,本年度该校招生名额达150人,增幅近50%,全国最多;生源国为46个(据录取学生所持护照),覆盖除南极洲外的全球六大洲。目前该校MBBS学生已超300名。
“在申请学校时,我搜索了全球大学排名,发现浙江大学不仅有很强的学术基础,校园环境、设施也非常好,还会提供去其他国家交流学习的机会,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首次来中国的阿米塔已在伊朗国内大学修读完生物技术的本科,获得学士学位,并开始学习研究生课程。
为何选择来浙大国际医学院从头开始攻读临床医学的学士学位?阿米塔表示,她此前通过观看中国电影迷上了中国武术,还赢得过武术比赛的银牌,她知道义乌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一站,“一直幻想来中国,如今梦想成真,很期待接下来的生活”。
随着浙江大学国际知名度的提升,“一带一路”也让中国与世界距离更“近”,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到中国。“今年我们学校报名申请人数比去年增长110%,有60多个国家的学生申请。招录比有较大提高,竞争也更为激烈。”浙大国际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楼敏表示,像阿米塔这样高质量的学生也越来越多,生源质量逐年提升。
来自亚美尼亚的谢尔盖是去年在深圳举办的第58届中学生门捷列夫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铜牌得主。正是因为这次来中国的参赛经历,让他爱上了中国文化、美食和博物馆。
在“家门口”上学的阿莉娜来自印度,父亲20多年前就来义乌从事进出口工作,她在义乌“土生土长”,父女俩都会一口流利的中文。阿莉娜说:“以后我想留在中国,在义乌工作。”
据悉,报到注册后,国际医学院2025级新生将开始近一个月的始业教育,校方为他们设计了具有国际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其间,他们将通过体验中国文化、实地参观等一系列活动,快速熟悉新同学、融入浙大和义乌。就像在现场志愿服务的泰国籍大三学生武藤光所言:“这里能接触到很多有意思的人和事,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我爱中国文化,也喜欢义乌。”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