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健康   正文

不止治病,更暖人心!这面“心愿墙”把温暖落地,让美好开花

2025-09-12 07:15:03

来源: 金华广福肿瘤医院

作者:


近日,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外科病区多了一道温暖的风景线。由外科一党支部牵头,胸部肿瘤外科、肝胆胰肿瘤外科及结直肠肿瘤外科联合打造的“心愿墙”党建工作宣传栏,以温暖的设计、真挚的内容,成为三个病区里的亮丽标识。


这面墙不仅是医院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更是一座“连心桥”,承载着医患双方的美好期许,将“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理念化作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

为让“心愿墙”真正贴近患者需求,外科一党支部从版面设计到材料准备,从活动流程细化到后续服务衔接,只为给患者打造一个传递心声的平台。当“心愿墙”正式亮相,医护人员主动邀请住院患者,递上精心准备的花朵形状彩纸和笔,鼓励患者写下心中的小小心愿,一个个直击人心的故事,也由此在三大科室陆续上演。



一段视频,牵起隔代牵挂


72岁的肺癌术后患者李爷爷(化名),起初总是默默坐在床边,看着病友在彩纸上认真书写。胸部肿瘤外科护士长李娜轻轻递上彩纸和笔:“李爷爷,您心里有没有想做的事?写下来,我们一起帮您实现。”老人沉默许久,眼眶泛红:“想给老家的孙女录段视频,怕她总惦记我。”



李娜立刻拿出手机,细心帮老人整理衣领、调整坐姿,轻声引导他说出心里话。镜头里,李爷爷笑着叮嘱:“宝贝别担心,爷爷恢复得很好,很快就能回家陪你玩。”视频录完后,李娜第一时间发给老人的家人,还手把手教他和孙女实时视频。当屏幕里传来孙女清脆的“爷爷加油”,李爷爷的眼泪忍不住落下,紧紧攥着李娜的手哽咽道:“你们比我孩子想得还周到,这心愿圆得我心里暖烘烘的。”


一碗热粥,见证双向奔赴


65岁的陈奶奶(化名)因胰腺癌术后住院,受病情影响,术后一直没什么胃口。前两天,她盯着“心愿墙”,在彩纸上轻轻写下:“想念家里熬的南瓜小米粥。”这行简单的字,被肝胆胰肿瘤外科护士长龚如淳记在了心上。



次日清晨,龚如淳特意早起,在家用砂锅慢火熬了一锅南瓜小米粥,装在保温桶里匆匆带到病房。“陈奶奶,刚熬好的粥还热乎,您尝尝和家里的味道像不像?”当温热的粥碗递到手中,陈奶奶舀起一勺细细品味,眼眶瞬间红了:“就是这个味儿!住院这么久,好久没喝到这么暖的粥了。”出院前一天,陈奶奶特意让儿子从老家捎来一篮新鲜土鸡蛋,硬塞到龚如淳手里:“这是家里鸡下的蛋,不值钱,但都是我的心意,你们一定要收下补补身体。”一碗热粥、一篮鸡蛋,成了医患之间最质朴也最珍贵的情感纽带。


一场生日,传递千里陪伴


52岁的张先生(化名)因胃癌需接受手术。住院期间恰逢生日,他悄悄在“心愿墙”上写下:“想在我生日这天告诉远在外地的妻子,我很好,不让她担心。”



结直肠肿瘤外科护士长吕颖燕查房时看到这个心愿,立刻找到张先生了解情况。得知张先生的妻子因工作无法赶来陪护,吕颖燕当即联系了她,协调好视频连线时间同时,科室医护人员自发凑钱买了小蛋糕、鲜花,还特意食堂预定了生日面。生日当天,视频接通的瞬间,妻子的笑容出现在屏幕上,医护人员围在病床边齐声唱起生日歌,一向坚强的张先生红了眼眶。他对着镜头对妻子说:“你看,医生护士都陪着我,你放心”事后张先生感慨:“没想到在医院还能过这样的生日,是他们让我知道,抗癌路上我不是一个人在扛。”


这面“心愿墙”,早已不只是展示心愿的平台医护人员每日查房都会在心愿墙前驻足片刻,将每一个心愿都转化为精准服务有患者写下“想多了解术后护理知识”,科室当即安排护士开展“一对一”讲解;有患者希望病房多些绿植,外科一党支部很快送来几盆绿萝,看着嫩绿的枝叶,不少患者说“心里都亮堂了”。这些细微的回应,让患者真切感受到“被看见、被重视”,也悄悄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

“通过‘心愿墙’,我们能更直观地掌握患者除治疗外的实际需求和心理状态。”外科一党支部书记柳韬表示,这面墙不仅让患者在住院期间感受到更多关怀与尊重,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也让医护人员更深刻地理解患者的期待,激励大家以更饱满的热情、更精湛的医术服务患者。


“心愿墙”党建工作宣传栏将党建引领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注入了新活力。今后,广福医院将继续秉持“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理念,不断探索更多温暖而有意义的举措,让每一位患者在医院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与关爱,共同谱写医患同心、共克病魔的美好篇章。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