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 15:49:57
来源: 无
在兰溪市高新区镁合金中试基地车间,一块温热的镁合金模具随着传送带,从1250吨半固态成型机中慢慢传送出来。检测员用游标卡尺测量边缘公差,朝旁边的一速运动负责人黄华比了个“OK”手势——“这是刚接的比亚迪的配件样品单,我们正在做镁合金的模具。”当下的兰溪,镁产业正从实验室的潜力股变成市场的“香饽饽”。
兰溪着力构建镁产业生态体系,打出内培本土企业与外招优质企业的组合拳,对内聚焦本地可以“以镁代铝、以镁代塑”潜力企业的产业转化,目前已推动30余家本地企业开展探索,对外目前已招引6家企业项目落地在产业园,共投资22亿元。本土企业一速运动砸下6000多万元探路中试,外来资本联手打造定制化镁产业集聚地,越来越多企业带着真金白银涌入这片镁产业的新蓝海。
作为兰溪镁产业内培的典型之一,一速运动着力跑通实验室与企业工业化量产的“最后一公里”。走进一速运动与镁材料研究院联手打造的中试基地,只见墙角整齐码放着报废镁锭。“这些都是学费”黄华指着一块尺寸有误差的汽车配件毛坯说,“镁这东西脾气暴,易燃不说,加工时温度差0.5℃就可能开裂,这段时间光报废料就堆了几吨。”3000平方米车间里还藏着不少反常规设计:车间通风系统是普通标准的3倍,层高做到12米,比常规厂房高出近一半。“就是给未来上大型挤压设备留足空间”。为啃下工艺硬骨头,一速运动以200多万元的年薪从外企挖来5位资深工程师,负责生产线核心工艺攻关。为什么这么敢投?黄华有本账:镁合金比铝合金轻1/3,强度更高,还抗电磁干扰,不管是汽车、医疗器械还是储能设备,都少不了它。“兰溪有院士牵头的研究院技术支持,周边又是制造业集群,高新区还在与原镁矿产公司洽谈合作,产业链生态越来越完善。”他指着窗外的新厂房,“那边生产线刚调试好,马上要给欧洲客户做镁合金的自行车刹车件。”
离中试基地不远,中江镁铝新材料智造基地的工地上,塔吊正吊着钢结构件。这片占地125亩的园区,由外招的中江科技产业集团和高瓴资本一起建设。从一开始就没按普通厂房的老规矩来。“企业来了不用改车间,我们按他们的设备来建。”陆洪阳举了个例子,“厂房层高——最低8.1米,最高10.2米,比普通标准厂房高出近一倍。这是给镁合金企业量身定做的。有家做大型镁合金铸件的,想租一部分车间,基地就把厂房分成3个单元,能拆开租,就像搭积木,企业要多大地方、要啥配置,都能满足。”这种按需求定制的思路,正吸引着长三角的企业。“上周刚接待了上海一家车企,他们看中这里的中试基地和定制厂房,想把镁合金部件的生产搬过来。”陆洪阳说,目前已经有3家企业签了协议,都是冲着兰溪“研究院+中试+生产”的全链条来的,“潘复生院士团队就在隔壁研究院,有技术问题抬脚就能问,这优势别处不好找”。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