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 16:34:56
来源: 无
“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白露过后,金秋的气息愈发浓郁,在金华开发区汤溪镇黄堂村的奇果庄园家庭农场,村民丰露芳种植的50多亩太秋甜柿陆续成熟上市。
9月12日,记者走进这片柿子林,只见一棵棵柿子树上,缀满了圆圆扁扁的太秋甜柿。不同于普通柿子,太秋甜柿拥有多种水果的风味,甜似蜜瓜,汁多似梨,脆如苹果,正逐渐成为广大吃货们的心头好。据了解,每年4月份开花结果,9月起进入成熟期,采摘期长达3个月,能让消费者在较长时间里品尝到新鲜口感。
眼下刚成熟的太秋甜柿,果皮还带着几分青涩,随着成熟度不断提升,果皮颜色会逐渐加深,最终变成诱人的金黄色,看着让人垂涎欲滴。采摘下来的太秋甜柿若放入冰箱冷藏一段时间,口感会更加清爽脆甜,且冷藏条件下能保存半个多月。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多数太秋甜柿果皮光滑,但部分果实会出现一道道糖纹。这可不是“瑕疵”,而是太秋甜柿独特的生理特性。“随着时间推移,糖分积累得越多,糖纹就越明显,这种柿子吃起来更甜。去年上海有客户专门盯着这种带糖纹的柿子买呢。”丰露芳笑着解释道。
这份甜蜜的背后,是丰露芳三十多年来与果树种植的深厚缘分。他从事果树种植及果苗培育技术推广已有三十余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品尝到太秋甜柿,被其独特的口感吸引,当即决定引进这一品种进行种植。然而,太秋甜柿的培育并非易事,其中最关键的便是砧木的选择。砧木是指嫁接繁殖时承受接穗的植株,只有嫁接愈合能力好、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且成活率高的砧木,才能保障太秋甜柿的嫁接成功率。
凭借农学专业的扎实基础,丰露芳为培育稳定挂果的太秋甜柿下足了苦功,一次次引种、一遍遍嫁接、不断改良试验,反复检验砧木的成活率和挂果稳定性。经过多年摸索,他终于培育出适配的砧木,种出的太秋甜柿不仅品质、口感俱佳,还逐步实现了稳定量产,并在2022年正式开启规模化推广。
为了让更多人认识、爱上太秋甜柿,丰露芳在推广上也格外用心。他从身边的客户入手,只要有客户上门购买果树,就主动介绍太秋甜柿,还热情地请他们免费尝鲜。他还早早布局电商渠道,从最早的网站销售开始,后来又开设了抖音账号,不仅分享种植技术和过程,有时候还会开启直播,如今他在抖音上已经积累了一批忠实粉丝。这些年,他也不断创新,品质好的柿子直接销售,稍次一些的就加工成果干,避免浪费。2023年,丰露芳还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种植技术经验整理成文,发表了一篇论文,希望能为后来的种植者提供参考,让大家少走弯路。
凭借优质的果实与用心的经营,农场多年来积累了大批忠实回头客。“我们主要瞄准中秋、国庆这两个节点集中销售,除了接待客户上门采摘,还会把柿子销往本地高档超市、百果园等渠道,不少外地客户也会通过网络联系我采购。”丰露芳介绍道。
不过,今年太秋甜柿的种植之路也遇到了挑战。受去年产量过高、留果时间过长,以及今年挂果期阴雨天气偏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今年大幅减产。“以前每亩产量能达到5000斤,今年大概只有1000斤了。”谈及减产,丰露芳有些无奈。即便如此,各地客户对他的太秋甜柿依旧充满信任。采访期间,不时有来自安徽、福建、山东等地的外地客户打来咨询电话,来自绍兴嵊州的水果商冯先生便是其中一位。
“我去年在网上买的太秋甜柿,吃起来又涩口,果肉还会变黑,根本不是正宗的味道。”冯先生坦言,他一直想买到正宗的太秋甜柿,还计划采购一批高品质果苗,偶然刷到丰露芳的抖音账号后,了解到他的种植技术与果实品质,便立刻联系了他。
面对市场上太秋甜柿乱象,丰露芳也特意提醒消费者:目前市场上有不少用削皮脆柿冒充太秋甜柿的情况,有的低价售卖以次充好,有的则高价冒充正宗产品,大家购买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避免上当受骗。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