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3 07:00:06
来源: 无
近期,一股“捡菜”风潮在年轻人中悄然兴起,成为00后群体中意想不到的新型“夜生活”。傍晚时分,各地批发市场迎来了一批特殊访客,他们不是摊主也不是批发商,而是背着包、拿着手机的年轻人,在摊位间低头寻觅被丢弃却依然完好的蔬菜水果,并用手机记录这个过程。
这股被称为“打野”的捡菜活动已经从最初的小范围尝试,发展成为网络上的流量密码,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相关视频收获了大量关注与点赞。一名2003年出生的实习生,靠分享捡菜视频短时间内涨粉超过28万,年轻人扎堆在批发档口的废弃菜堆中“淘蔬果”。
捡菜活动走红的背后,有着多重社会和心理因素。一方面,契合了年轻人反对浪费的普遍心态,许多人难以忍受尚可食用的蔬菜被直接丢弃;另一方面,年轻人消费观念趋于务实,捡菜成为一种兼具经济性和体验感的活动。同时,这一行为也满足了部分都市年轻人对“收获”与“获得”的心理需求,并通过社交平台转化为一种可分享、可传播的生活方式。
随着参与人数增加,捡菜活动逐渐形成了一些不成文的规则:不贪多,只取所需,不干扰市场正常运营。这种自律行为反映了年轻人对共享资源的自觉维护意识。
@会矢志不改:市场丢弃的多是品相不好的蔬果,确实有点浪费,如果有需要的可以去捡。
@躺门:适量为宜,不要为了视频拍摄流量而去捡。
@小红薯5C59D7:我之前捡过西蓝花梗,卖菜的老板边削,我们边捡。
@来福:我也好想捡啊,可是我们这边的菜市场好像不会扔这么多。
当然,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所有捡来的食材食用前都要彻底清洗,草酸含量高或不宜生食的蔬菜,务必焯水处理;烹饪时要确保烧熟煮透。同时,应当注意辨别食材状况,避免捡拾明显变质或受到污染的食品。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