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头条   正文

追问|最佳“第六人” 沸腾“浙BA”

2025-09-13 07:01:13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何思涵 徐健勇


比赛还剩最后一分钟,比分牌上的数字死死咬在一起。此刻,看台上一位双臂高举的汉子猛然挥臂向下,几百个声音霎时汇成一片雷动的呐喊——“咚!咚!杀!”。

战鼓震天,人声鼎沸。永康队在千钧一发之际完成关键抢断,快攻上篮得分。整个球场瞬间沸腾,队员们纷纷击掌,又不约而同地转向看台,朝那一片涌动的“海洋”伸出大拇指。最终,永康队以72:64锁定胜局,战胜长兴队!

这,是“浙BA”城市争霸赛场上既寻常又极具张力的一幕。场上奔跑的是五名球员,但真正将胜利推向极致的,往往是那些名单之外、却始终与球队共呼吸的——“第六人”。

陈业/摄

呐喊助威也讲“有礼有节”

这是啦啦队的金华风格


9月12日17时50分,离比赛开始还有一个半小时,永康啦啦队队长楼俊涛已率领百名身穿白色应援服的球迷抵达永康市体育馆。在这支热情洋溢的队伍中,徐晴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嗓音洪亮、精力充沛,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音箱姐”,不仅总能找准时机带头高喊口号,更在关键时刻以饱满的热情提振全队士气,是啦啦队中不可或缺的“能量源泉”。


一般意义上,篮球场上所谓“第六人”,通常指代的是球队的核心替补。但在“浙BA”赛场上,让一场比赛真正发光的,远不止于名单上的任何球员——还有那些场下、场外无声的“英雄”。


“不论输赢,我们都要做好加油助威工作。”徐晴一边确认看台区域,一边对记者说。从“浙BA”金华赛区预选赛开始,她就成了永康啦啦队的核心成员,几乎一场不落地为“永康钢铁侠战队”呐喊助威。这个夏天,她和这支球队,早已紧紧联系在一起。 

来源:永康发布

徐晴是永康市钱江水务有限公司员工,与篮球并无交集。她与啦啦队的结缘,纯属偶然。“其实一开始我只是观众,永康对磐安那场,我在大巴车上随口带动了下气氛,大家就说,你来带队吧!”性格外向又有丰富活动经验的徐晴,就这样接下了啦啦队的指挥任务。 

翻开她的手机相册,从今年7月以来,几乎全是为比赛彩排的视频:队员们跟着鼓点击掌、呐喊,气势如虹。“篮球啦啦队不只是喊口号,我们是球队的‘另一股力量’!”徐晴语气坚定,“嗓子经常是哑的,但看到球队越打越起劲,一切都值了。” 

这支啦啦队的队员来自各行各业的市民:来自广告公司的胡天希比赛前一小时赶制出横幅;五金企业主杨秀夫妇安排好工厂工作,“全家上阵”呐喊助威;奶茶店老板胡玲玲看似文弱,实则是队里的“能量担当”,每天把开店、直播、训练、助威安排得井井有条……

楼冀阳/摄

除了声势浩大的助威团,永康啦啦队还在筹备着另一种热情——舞蹈。9月9日晚,啵濮舞室的舞者们在永康市体育馆内彩排,反复调整动作、磨合队形,力求每一个节拍都精准有力。领队星屿介绍,为了更好地烘托主场氛围,本次团队在中场表演特意准备了一支融合爵士舞与篮球元素的啦啦操,从音乐剪辑到动作设计均经过精心构思。“我们希望用舞蹈传递正能量,带动全场气氛,为双方球员加油助威。”


赛场内外

是“信义金华”的文化共鸣


8月31日,金华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座无虚席。金华队迎战杭州队的比赛中,主场球迷统一身穿黄色T恤,头系红色发带,以多样的助威方式一次次点燃赛场。

俞夏冰/摄

啦啦队领队时义清头戴“必胜”发带,冷静指挥:“杭州的啦啦队看过很多大比赛,比我们有经验,我们还有‘信义金华’的口号,一会先不要喊,等着后面再喊,压轴用!”他另一重身份是金华开发区苏孟乡志和社区党支部书记。在他看来,助威不仅需要激情,更要讲策略、守秩序。 

57岁的丁琳娣是义乌篁园市场的外贸服装老板。预选赛期间,她脱下“战袍”、换上啦啦队服,和其他14名老板娘一起上演活力四射的歌曲串烧。“我们义乌人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拼到底——生意这样,跳舞助威也是这样!”

为了这几分钟的表演,她每天早晨七点准时到舞蹈室排练,课后又匆匆赶回市场打理生意。“比赛第一,生意第二!店门一关,冒雨也要来!”

陈斌/摄影

东阳啦啦队中,82岁的何南秀格外醒目。何老虽然满头白发,说起话来依旧铿锵有力;妻子王顺芳则是东阳大鼓节目表演的核心鼓手。这对“白发天团”的组合,成为“浙BA”金华赛场一道温暖而硬核的风景。“没关系,比赛总有输赢,但我们输球不输气势!”除了有组织,有气势外,啦啦队还彰显了文明观赛的素质。赛后,东阳啦啦队队员吴铮用喇叭告诉所有东阳观众:“收好垃圾再走。”看台上,球迷们提着大号垃圾袋,自发围拢起来,沿着台阶逐排巡查,将矿泉水瓶、应援物品逐一归拢到袋子中,动作麻利地把座位周边清理干净。

金华赛区揭幕战上,来自5所幼儿园的84名“篮球萌娃”闪亮登场。他们脸上贴着闪亮的贴纸,身着鲜艳球衣,表演了一段动感十足的《篮球少年》篮球操。“要给比赛的哥哥们加油!以后我也要像他们一样,为家乡争光!”6岁的王媞卉语气稚嫩却坚定。三个月前她才接触篮球操,如今已能熟练完成拍球、传球等动作。“练习这套操,为的就是能在‘浙BA’赛场上发挥最精彩的表现。”金华市幼儿体育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怡介绍。

陈斌/摄

球场、市集

不同赛道都有最佳“第六人”


8月29日永康队对阵富阳队,下午四点多,场外小吃摊早已支起炉灶。永康伟丰农庄的付美贞跟着球队“南征北战”,热情地向当地人推荐永康肉麦饼和观音豆腐。“肉麦饼是我们永康的‘状元饼’,寓意好运!希望永康队场场都能‘中状元’!”她笑盈盈地说。

边上,五金制品摊位上陈列着保温杯、不粘锅等产品,凸显出这座“五金之都”的工业底色。“今天在现场购买有优惠,凭门票打七折,永康队赢了就打六折。”经营户吕明路声音洪亮,“总之永康队打到哪,我们就卖到哪!”

8月31日晚,金华队主场迎战杭州队。赛场内,球员们奋力拼搏,球迷喝彩声、呐喊声震耳欲聋。赛场外,“浙BA”金华开发区“共富市集”同样人潮涌动,摊主们是推销金华特产的最佳“第六人”。洋埠大米、九峰温泉、罗埠酱菜和手工面……这些充满地域特色的产品,借助“浙BA”的赛场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我们一直在为金华队加油,也希望借此把金华的特色推广出去。”集市负责人表示。来自杭州的球迷黄健强在听完介绍后,毫不犹豫地买下几包大米:“带一点‘金华味道’回家!”


楼冀阳/摄

眼下,“浙BA”城市争霸赛激战正酣,楼俊涛正和队员们商量如何更别出心裁地给永康钢铁侠战队加油呐喊。他希望,啦啦队的呐喊能陪伴球队走向更远的赛场。

篮球场上的“第六人”,从来不只是呐喊者。他们是文明的示范者、热情的传递者,更是赛事未来的助力者。从看台到场外,从萌娃到白发老人,这些关于热爱、参与和奉献的故事,共同构筑起浙江篮球深厚的土壤与独特的助威文化。

当被问及为何愿意投入如此多时间精力在啦啦队时,胡天希的回答简洁而有力:“因为篮球不只是场上五个人的比赛,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和荣耀。当我们齐声呐喊,我们就是球队的一部分——是真正在场上奔跑的‘第六人’!”下一个精彩的“浙BA”助威故事,正在金华这片热爱篮球的土地上不断生长、延续。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