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3 13:27:09
来源: 无
点翠是中国传统首饰制作工艺,使用翠鸟羽毛镶嵌在金属底座上,形成华丽装饰。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顶流藏品——明代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作为花丝镶嵌与点翠工艺的巅峰代表,受到不少人的喜爱。在金华,也有年轻人钟情和传承了这两种中国传统珠宝制作工艺,并辗转从拍卖平台拍回了许多流失海外的珍贵首饰。
“90后”黄分回是土生土长的金华人。十五年前在杭州第一次看到点翠工艺品,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他回忆,当时他看到的是一件凤凰发簪,在灯光下颜色非常绚丽,上面还有一颗红宝石。点翠那抹独特的光泽,一下子就击中了他的心,产生了去了解它、学会它的想法。于是,黄分回前往北京开始潜心学习点翠技艺,一待就是三年多。
黄分回说,他刚开始接触点翠用的羽毛时,感受到的是它的轻盈与脆弱,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毁了材料,师父鼓励他慢慢学,先用鸡、鸭、鹅的羽毛练习基本手法,一直练习了很久。
学了点翠,黄分回又跑到重庆拜师,学习花丝镶嵌技艺。2019年,黄分回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和团队伙伴陆续购回了不少流失海外的珍贵首饰。在他们看来,这些凝聚着中国古人智慧和匠心的物件应该早日回家。
七年时间,黄分回和伙伴从海外拍回80多件作品。目前价值最高的一件58万元人民币,原为清代后妃佩戴的圆形钿子,形制庄重,工艺精美,极具代表性。他介绍,外国收藏家不懂材质特性,用水清洗了表面陈旧脏污,导致珍贵的翠羽全部脱落,后用油漆涂抹补色,造成二次损伤。回来之后,他们又花费很长时间,一点点把它清理出来,希望能把它修复回去。
除了传承传统工艺,黄分回在首饰的设计上也尝试做了创新,采用鹦鹉自然脱落的羽毛,替代传统点翠材料,在保留工艺美感的同时,践行动物保护理念。以一款发钗为例,其原型为传统发饰,他们通过结构改良,可将其拆卸并加装扣件,转变为一枚实用胸针。一物两用,既传承古典之美,又契合现代佩戴需求,让非遗技艺真正融入日常生活。
去年8月,黄分回的花丝镶嵌技艺成为婺城区第十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他的工作室也成为传承示范点。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