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5 14:48:12
来源: 无
11月4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在重庆落下帷幕,第十八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揭晓。由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简称浙婺)出品的婺剧《三打白骨精》脱颖而出,夺得第十八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剧目奖”。

夏斌婷/摄

获奖的消息,令所有演职人员十分振奋。“首演至今,两年里经历了7次精心打磨,每一滴汗水,都值得!”坐在颁奖典礼现场,浙婺党总支书记、院长王晓平十分激动地说,这部戏不光是院团集体的智慧结晶,还有不少观众建议的呈现。“很高兴这能成为让党委、政府和专家观众都满意的作品,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该剧编剧姜朝皋和导演翁国生也在现场兴奋地说:“为婺剧高兴!为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高兴!”
当晚,作为获奖代表,浙婺团队还受邀在闭幕式融合表演《夜宴奇谭》篇章中展现7分钟左右的《三打白骨精》精彩片段,是所有戏剧类节目中展演时长最长的片段。

图片来源: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
文华奖是文化和旅游部设立的专业舞台艺术领域政府最高奖,堪称“中国舞台艺术的天花板”。今年,全国共有55部剧目进入文华奖终评,最终评出15部“文华剧目奖”,其中戏曲仅6部。这是文华奖评奖规则修改后,婺剧获得的首个“文华剧目奖”,对婺剧事业的繁荣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这也将进一步提升金华的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助力金华打造浙江中西部文化中心。
本届艺术节上,浙江还有中央戏剧学院、杭州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北上》获评“文华剧目奖”,越剧演员陈丽君凭借《我的大观园》获评“文华表演奖”。

夏斌婷/摄
作为参评本届文华奖的唯一一部婺剧作品,该剧代表着浙江舞台艺术精品水准。10月17日、18日两晚,该剧在成都东安湖大剧院圆满完成展演,满场观众的欢呼声“掀翻屋顶”。不少网友留言称之为“当之无愧的精品力作”“守正守得巧妙,创新创得时髦”“青春靓丽,满台生辉”“不愧为浙江的文化金名片”……
该剧主创阵容强大,由浙婺陈美兰新剧目创作团队精心策划打造,著名剧作家姜朝皋担任编剧,著名导演翁国生执导,梅花奖得主杨霞云、楼胜和2017年浙江省新松计划金奖榜首周宏伟等优秀青年演员担纲主演,共130余名演职人员,倾力呈现浙江婺剧的时代担当。剧目创作立足院团实力与演员特色,在武戏设计上反复打磨,力求自然流畅、严丝合缝;人物塑造各具神采,正直果敢的孙悟空、文戏武做的唐僧、奸诈妖艳的白骨精等角色均鲜活立体,令人印象深刻。值得关注的是,该剧在艺术创新上颇具突破,将传统戏曲与现代化表达巧妙融合——白骨精会变脸变装,无人机“化身”小蜜蜂点缀舞台,猪八戒诙谐幽默且身手不凡,憨态百出等,让经典故事焕发新的时代活力。

图片来源: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
该剧自2023年3月首演以来,已累计演出135场,出访25个国家开展海外演出41场,下基层惠民演出近70场,带动乡村住宿、餐饮等文旅消费超1.2亿元,总票房872.9万元,观演人数500余万人次(其中海外观众200余万人次),全网点击浏览总量超1亿次。该剧先后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文旅部戏曲跨剧种移植改编十佳案例,并获第十六届浙江省戏剧大赛“精品剧目”和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等多项荣誉。此次获评第十八届“文华剧目奖”,是对该剧艺术水准与创作价值的又一重要肯定。
据悉,该剧后续还将走进江苏南京、江西抚州、浙江衢州等多地巡演。
陈美兰
二度文华表演奖

赵菊香/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剧代表性传承人,两度摘得文华表演奖,是婺剧领域获文华奖的核心代表人物。她的代表作品包括《白蛇前传》《穆桂英》《昆仑女》《梦断婺江》等,凭借对多个经典角色的精彩演绎,成为业内公认的婺剧领军人物,其艺术成就还带动了婺剧新生代的成长。
陈美兰于2002年凭借婺剧获得文化部第十届文华表演奖,又在2013年获得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



图片来源: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
《三打白骨精》

图片来源: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
2025年,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的《三打白骨精》获得第十八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剧目奖”。
根据中宣部对全国文艺类评奖改革的精神,本届文华奖评选将以往的“文华大奖”改称“文华剧目奖”,“文华剧目奖”是中国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的综合奖。另设编剧、导演、音乐、舞美、表演五个单项奖。凡获综合奖的剧目不再评选单项。本届全国各剧种共有55台剧目入选终评,最终评出剧目奖15台,其中戏曲类仅6台,实属好中选优,凤毛麟角。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