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正文

“点单式”义诊精准上门 我市打通山村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2025-11-07 21:26:15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吴晓 文/摄

11月6日上午,武义县白姆乡黄斜村72岁的邓作兰在家门口迎来了她的“定制医生”。“颈椎是老毛病,去年看了好转不少,就是脚底还发麻发酸。”她握着医生的手说,“村里不通公交,痛起来寸步难行。现在好了,和家庭医生一说,专家就上门来,真是方便!”

黄斜村距离乡卫生院29公里,是典型的偏远山村。村民能在家门口看上专家,得益于白姆乡卫生院今年7月推出的“定制义诊”服务。该院创新建立“需求清单+定制服务”机制,将以往“我们提供什么,村民接受什么”的标准化义诊,转型为“村民需要什么,我们精准送什么”的个性化服务。“我们提前摸排村民健康需求,再针对性邀请专家。”院长何文俊表示,“比如村里关节病患者多,就请中医院骨科专家下来,实现点对点诊疗。”

依托“基层点单、总院派单、专家接单”流程,“专家下沉周”已成为常态。针对留守老人集中的村落,乡卫生院重点开展慢性病筛查、骨密度检测等服务,还联合乡残联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评估和辅具适配,落实“一村一策”。目前,“定制义诊”已覆盖5个行政村,服务群众200余人,实现月月有活动、村村有服务。

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卫生院还组建“山间健康先锋队”,结合巡回诊疗、便民服务等形式,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精准送进村、送上门。记者跟随“山间健康先锋队”来到麻阳村,医护人员发现有5个老人血压超标却未规律服药,立即调整用药方案,开展健康指导,并建立跟踪档案。“原来头晕不是小毛病,是高血压危险信号!医生不仅建档,还说会随访,太暖心了。”68岁的刘奶奶说。

针对黄斜村等交通不便的自然村,卫生院同步实施“每周固定巡回”机制,携带血压计、血糖仪等设备和常用药品,在便民点设立临时诊疗站,提供基础检查、零差价药品和医保报销协助。目前,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已达100%。

白姆乡卫生院的实践,是我市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缩影。近年来,我市持续优化村级医疗卫生布局,构建“固定+流动”服务模式,累计配置巡回诊疗车23辆,设立巡回点127个,有效缓解山区群众看病难题。同时,深化“一院一品”建设,建成市级基层特色科室77个,形成与县级医院功能互补、差异发展的基层服务新格局。

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巡回诊疗网络,推动服务模式从“定期开展”转向“按需响应”,以医护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健康指数”,筑牢基层健康防线,实现服务不断档、全覆盖。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