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正文

六一策划 | 给孩子真正的爱和快乐——无条件的爱、无穷的勇气

2023-05-26

来源: 金彩云客户端

作者: 徐莹 策划/问卷设计/制图/采写

↑点击参加看新闻抢红包


 

A.【微调查】
生在普通家庭的我们,哪一刻突然深深感受到父母的爱


“吞金兽”“碎钞机”,都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可这一代家长对人类幼崽的爱恨都交织在这充满爱与忧伤的昵称上了。

父母总会以自以为最好的方式去爱孩子——给孩子尽可能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报最好的培优班,创造尽可能好的学习环境,威逼或诱导着孩子往自己设计的人生道路上走……

可孩子是怎样看待父母恩慈的呢?日前,记者做了一个网络问卷微调查《生在普通家庭的我们,哪一刻突然深深感受到父母的爱》。为期36小时的问卷调查,共收到42份完整答卷。

一起来看看,孩子切身感受到父母恩慈的心动时刻有哪些。

 

B.【数据揭秘】
45.24%高占比答案“做错事后被宽容”

一个正常、温馨、宽松的童年是父母给予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42名提交问卷的读者中,男性11名,女性31名,年龄段在8~60岁以上。

回忆童年,说起父母给自己最珍贵的礼物,45.24%的高占比答案是“做错事后被宽容”,其次还有“期待的旅行”“盼望已久的文具和书籍”等。有35.17%的受访者选择了“其他”,此题的回复里有“一份生日电报”“比较大的自由度”“别扭的道歉”“放养式教育”“爱,没有任何条件的爱”……

说起忽然感悟到父母恩慈的场景,回复中诸多如“雨中送伞”“送好菜到学校”“背着我去上学、看电影”“小时候吃三层肉,肥肉剔出来给爸爸吃”“不管加班多晚,爸爸都在书房等候”“留学初期困境重重,妈妈不惜沉没成本,让我不开心就回家”等催泪细节。

更多详情,请看图表数据、词频云图里的回答吧(点击图片可放大)。

 

C.【数据背后】
每一个故事都温暖有力量


 

01.第一次看见妈妈为我怼人,好幸福

小志 男 9岁 小学生

妈妈是一名舞蹈演员,瘦瘦白白的,美丽又温柔。

二年级时,一次我偷拿压岁钱被妈妈发现了。妈妈温柔地问我拿钱去干吗,我只好说想买文具和零食。妈妈微笑地摸摸我的头,说我是大小孩了,以后该每月给我发零花钱。那天晚饭后,妈妈还带我去超市买了记账本,让我记下每一笔账,管好自己的零花钱,做个理性消费的人。那晚临睡前,我终于跟妈妈说了被高年级男生堵住要钱的事。妈妈很吃惊,心疼地抱住我流泪,然后安抚我别怕,让我有事就告诉妈妈,说她有办法解决。

第二天放学时,我按照妈妈教我的方法,说零花钱放在学校对面便利店阿姨那里,让那几个男生到便利店附近等我。走到便利店附近,一向文弱的妈妈大声叫住那几个男生,说他们的行为是校园霸凌。妈妈一边生气地斥责他们,一边拍下他们的照片,说如果他们再敢欺负我和其他小朋友,她会去找学校领导和警察处罚他们。那帮男生落荒而逃,我觉得自己好幸福,瘦弱的妈妈那么勇敢地护卫我,而且成功了!

之后,那些男生再没找过我的麻烦,我知道了什么叫勇敢,学会保护自己。


02.考砸了痛哭,妈妈给了我一个温暖的怀抱

小可 女 25岁 公司职员

我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4岁多就跟着妈妈相依为命。

初三那年,班里有男生听说我成长于单亲家庭,表示不可置信。他说我这么阳光、开朗、乐于助人,怎么可能是单亲家庭的孩子。那一刻,我心里真的自豪满满。

妈妈一个人带我,经济和精神压力可见一斑,可她永远微笑恬然。我妈做得一手好菜,尤其是她烧的红烧鱼,每个来我家吃过饭的同学都念念不忘。初二那年5月,一次月考我考得很糟糕,关上门崩溃大哭。过了很久,打开房门想去上厕所,却撞进妈妈的怀里。她拍拍我的脸,让我快去“释放内存”,等我出来她就用温热的毛巾给我擦脸。然后,妈妈让我躺在沙发上头枕着她的腿,一边轻柔地给我做头部按摩,一边温声细语告诉我,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真正学到知识。知道哪里知识点有缺漏,就有针对性地补。妈妈还告诉我,做人最重要的是姿态好看,哭不解决任何问题,还会被人看轻。默默努力,下次追上就好了。

之后那个周日是我生日,妈妈特意准备了生日宴,让我请好朋友来家里吃饭。看到被妈妈打理得干净整洁的家,看到我和妈妈姐妹般的相处,看到我写字台上一直开着可以任意使用的电脑,好朋友们都很羡慕我。

从初中到大学,所有人都羡慕我性格好、抗压能力强,更羡慕我有个从不给我压力、让我自由成长的好妈妈。如今工作累了,我总会在电话里跟妈妈撒娇,说要回家“摆烂”,妈妈总是笑着说“好啊,回来陪我”。妈妈懂我,知道我只是一时情绪,过了就好。


03.“我女儿开心最重要”,爸爸的话暖透了

凌凌子 女 37岁 公务员

父母都是基层公务员,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吃住大多在乡镇里,我从小跟外婆长大。等父母相继调回金华城里,我已经上高中了。大学毕业后,我在上海工作了两年,因为外婆身体不太好,我考上公务员回金华工作。

从小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不多,感情谈不上深。他们一直在体制内,觉得能给也进入体制内工作的我提供一些经验教训,让我少走一点弯路,对此我很排斥。

外婆身体慢慢好起来,我开始在父母亲友安排下相亲。我挺反感这种形式,可妈妈和外婆都很积极,为了让外婆开心,我顺从了。内心最后的坚持,是没感觉的绝不交往。妈妈和外婆看中一个男生,觉得很适合我,而且他似乎还能给我的事业发展提供帮助,可我不愿意。

一向疼我的外婆在妈妈的鼓动下似乎有了执念,觉得我只有嫁给那个男生才能幸福安稳。一天深夜,我胃痛起来喝热水,听见爸妈在他们房间里吵架。一向“妻管严”的老爸突然高声说:“不要你们觉得,你们认为,我觉得我女儿开心最重要……”

爸爸的话暖透了我的心,我悄悄退回自己房间,心里满是甜蜜。之前20多年的隔膜倏忽消失,老爸成为我心目中外婆之外最亲的人。


04.婚礼前,父亲给我6万元私房钱

柒月 女 46岁 高校教师

我出生在农村一个多子女家庭, 有姐姐、妹妹和一个弟弟。这种家庭结构,一看就猜到我父母对弟弟有多宠,对我这个老二有多忽略。从小我就穿亲友家小孩的旧衣服、旧鞋子,小学五年级起,暑假就帮村里在金华城里做生意的亲戚看店,辅导她家小孩写作业,因为我学习成绩特别好。

“一个女孩子,读书再好有什么用。”不止一次听到我妈跟别人这么说,我心里委屈和愤懑却无以言表。幸运的是,我考上师范大学,拿到奖学金,加上做家教和帮老师整理资料,我上大学之后就没有用过家里一分钱。

从小到大都觉得父母不爱我,他们没有能力也无暇爱我。我最后的倔强就是每年春节回家待四五天,用打工赚的钱给全家人买礼物,想以此让父母后悔他们对我的忽略和疏冷。那时的我,一脸冰霜,内心极度的自卑和孤傲交织。

26岁那年冬天我结婚了。领了证,坚持不办婚礼,一为省钱,更多的原因是我不想家人出席我的婚礼。领证第三天下午,父亲骑了一辆破旧的摩托车来单位门口找我。走到僻静处,他从胸前的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红包递给我,嗫嚅地说,这是他攒了多年的私房钱,算是给我的嫁妆。“我知道你嫁得好,但这是爸爸的心意。我老朱嫁女儿,怎么能没有嫁妆……”听了父亲的话,我全身止不住地颤抖,却说不出一句话,父亲却转头走向他借来的旧车,疾驰而去。

原来,老爸心里是有我这个女儿的!那样的家境,装斗方的红色封套里那6万元钱得攒多久,老爸对自己该有多抠。那天回家后,老公盯着我看,说我像变了一个人,温润柔软了许多,脸上没了之前清冷。心有暖流,脸上怎么挂得住冰?


05.父亲向老师道歉那一刻,我心中感动满满

木笙 男 67岁 大学退休教师

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乡镇中学教师,那时算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知识分子,写得一手好字,周边村镇的人过年都会请我爸写对联、斗方,谁家有红白喜事,也会请我爸出面去主事。心怀傲气的父亲,不怒自威,对我和姐姐都很严厉。

上小学三年级开始用钢笔了,我从父亲的笔筒里选了一支笔,还拿了一瓶英雄牌蓝黑墨水到班里跟同学共享。当时我的班主任是一个留着长辫子的年轻女老师,有一天她穿了一件崭新的白色衬衫,背上却被我和一个男生洒上了墨水。当时,我们比赛看谁力度掌握得好,洒上去还不被老师发现。然而,同学们的哄堂大笑和我们手里的“作案工具”出卖了我们。我俩都被请家长,同学的妈妈当天就去给老师道歉,当着老师打骂他,被老师劝阻了。我迟疑了一整夜,不知该怎么跟父亲说,感觉这事逃不掉,次日天一亮就去跟父亲坦白了。

一向严厉的父亲居然没有骂我,说我洒墨水肯定是做错了,但我诚实地坦白了,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父亲跟我妈嘀咕了一阵,然后说他上午大课间去找我老师。忐忑了半上午,大课间我偷偷摸到老师办公室门外,刚好看到父亲带着我妈站在我班主任老师面前,说了没几句话就鞠躬致歉。我妈手上拿着一件新的白衬衫,我爸一脸歉意地说没把我教育好。

那一刻,我心里歉意万分又感动满满,因为我的错让高傲的父亲鞠躬致歉,我感受到了父母对我的爱——当即暗下决心,再也不做这种让父母丢人的事。

记者手记

数字简单又神奇,数字背后的故事催泪又温暖有力量。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话,是对很多人一生的概括,也点出幸福童年对一个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性。

人群中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对于普通家庭里的孩子来说,幸福就是饥肠辘辘时有爸妈做的拿手家常菜,吃到小肚子滚圆,然后满足地做个美梦;带朋友来家里,可以随意玩耍,妈妈做的红烧鱼让小伙伴多年以后还记忆深刻;考砸了想扇自己一个耳光时,爸妈安抚你说不要跟自己较劲,那么多人考不上名校,不也开开心心过一生……

父母无条件的爱,一个正常、温馨、宽松的童年,就是寻常父母能给自己孩子的最珍贵礼物,远比钱和房产更珍贵。因为在这样的童年里长大的孩子,能领悟到幸福的滋味和勇气的秘密,带着幸福的底气和无穷的勇气出发,才能抵挡今后的人生风雨。

爱和勇气,才是这世间最好的东西。

愿每对父母对孩子的爱都不会错付,愿每个孩子都能无条件地从父母那里得到最好的爱,拥有正常、温馨、宽松的童年,然后带着来自原生家庭的爱与勇气,去开启无畏的人生。


(点击此处或图片参与诗词大会挑战)


↑点击进入抽奖


更多资讯关注金华新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