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金报时评  正文

【金报时评】基层减负要减到根子上

2020-02-19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黄晓华

  金华新闻客户端6月14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黄晓华

  今年是“基层减负年”,从中央到地方都针对形式主义问题,制定出台了减轻基层负担的系列举措。我市《力戒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提升机关效能十条举措》实施已有两个月,基层干部的负担有没有真正减下来,工作推进中还有哪些问题?上周,市纪委、市委办等部门及市级新闻媒体单位,赴4个县市开展调研检查。

  “会议、文件明显少了,责任书一份没有签过”“今年组织村干部开的大会只有两次,要做哪些事清单上一目了然”……调研检查中,干部们的直观感受反映出基层减负的初步成效,一些地方还探索出不少管用有效、值得借鉴的好做法。但我们也发现,“周三无会日”某市会议中心安排了5场会议,干部们反映信息考核、新闻推送等任务还是有点重,“重复留痕”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干部表示哪些“负担”可以砍掉很难界定。

  正如中医看病,几帖药下去,可从疗效进一步判断病因,作出更精准的治疗。举措落实成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基层真实状态,也折射出一些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像一些地方称,信息报送任务重主要是因为考核中其他项目加分较难,信息成了拉开差距的“捷径”。基层干部议论,如果单项工作表现足以影响整体工作评价,这样的考核制度科学合理吗?还有不少干部坦承,最大的心理压力来自“大胆拍板”可能带来的问责追责,这是一些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的重要原因。所以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容错纠错和澄清保护制度,为干部敢担当敢作为提供坚强后盾。还有一些县市先人一步,早几年前就着手精简会议、考核等负担。如果在考核部分减负指标时,仅从今年的减少幅度衡量,也容易有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之嫌。

  基层减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的硬任务,强化执行刚性十分重要,但在执行过程中透过基层负担重的表象,深挖形式主义的根源,对提升和巩固减负举措的成效都有裨益。总而言之,基层减负要减到根子上。

更多资讯关注金华新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