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9
来源:
金华新闻客户端特约评论员 陈公炎
“调研解难题,深化三服务”,兰溪市在集市、菜场、茶馆等百姓常去的地方,创新开设“三服务驿站”:每天早上6时30分到8时,乡镇(街道)值班干部在“三服务驿站”里坐班,老百姓赶集、买菜时,“顺便”就把问题反映了。当场能解决的事情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当日必须告知乡镇(街道)分管线上的领导,当日电话联系诉求人沟通交流,7日内反馈问题解决情况。将“三服务”更实、更细、更精准地落到群众所需处,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走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地党员干部以“赶考者”姿态当好答卷人,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植根于思想、落实于行动,全力解决群众的最盼最急最需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作为检验主题教育实绩实效的重要标尺。金东区坚持民生为上、百姓为先、开门搞教育,开展“明初心、强服务、促和美”集中大走访活动,4000多名党员干部全员走访,使群众关注的热点、面临的难题,企业反馈的问题得到快速引导和解决。东阳市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之举,检验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的实效。34处各级挂牌隐患已按时全部整改到位。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干部要把更多精力用到关心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上,紧盯民生小事,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闹心的地方抓起,从群众最反感的地方改起,以实绩赢得口碑。
习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党员干部该怎样更加主动地、开创性地解难题、办实事,让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妨从4个方面多下功夫。
一是沉得下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调查研究要到一线去。靠“机来机去”“网来网往”掌握不了实情。党员干部要有沉下去的自觉,挤出时间去现场摸实情,花足精力入农家听民意,不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从政初衷。
二是俯得下身。党员干部要摆正自身位置,“宁洗裤子不擦凳子”,不摆架子,不耍官腔老师:真心沟通、诚心倾听、虚心请教、悉心帮扶、潜心破难。多用嘴问,方能知百姓事;多动手干,方能帮百姓忙;多动腿走,方能暖百姓心。做好了“全身总动员”,就能把走基层之路走的平稳、踏实,不流于形式。往细里说,就是要多到在田间地头、厂矿车间洒一身汗水,沾一身尘土,真正接好地气,融入群众生活。
三是跑得起来。金华发展已到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以奔跑的姿态创业创新。党员干部要以“敢吃螃蟹”的勇气解放思想,创新超越,在持续“调研解难题,深化三服务”中,书写打赢“九场硬战”的高分答卷。我们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制定“奔跑清单”:“比、学、赶、超”跑起来,拿出狮子率队的狠劲、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头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
四是踩得到底。搞调研目的就是解决问题。基层调研发现问题,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调研之后,须重整改“绩效”,要把群众的呼声,特别是有效回应群众的合理化诉求,从根子上解决问题。有的党员干部重调研、轻整改,对发现的问题今天开会一次、明天讨论一次,开了会、发了文,但久拖未决,问题还在那里。因此,对发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列出限期整改清单,紧盯“绩效”做工作,瞄着末端抓落实,多来几次“回头看”,多杀几个“回马枪”。不问明白不罢休,不改满意不停止。
发扬新时代金华精神,以“赶考者”姿态,打造增长极,共建都市区,当好答卷人。“调研解难题,深化三服务”,贵在走心,重在践行。
更多资讯关注金华新闻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